快乐识字,趣味教学——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张丽清
【摘要】大部分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识字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激发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提升识字效果,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重中之重的任务。教师应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多加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元素,满足小学生心理需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识字
语文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还可以培养理解和创新能力。识字教学是基础,教师应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喜欢上汉字,爱上语文。教师也应该深刻了解趣味识字教学意义,及时摒弃传统死记硬背的识字教学方法,突破如今小学语文识字面临的难点和挑战,采用有效措施增加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文化底蕴的培养。
一、趣味识字教学意义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增加趣味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展示自我,进而获得成就感,还可以巩固学生学习的成果。传统的识字教学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导致课堂枯燥乏味,而将趣味性加入识字教学改善了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观察周围的世界,促使学生融入生活,进而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由于环境、年纪等因素小学生并没有自我意识,而且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同[1]。而趣味性识字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进而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心理需求,得到了一定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趣味性的识字教学将识字和生活紧密相连,学生所学的字在生活场景中也能经常遇到,学生在反复使用和认识过程中自然
而然加深了印象,理解了字的用法和用途。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仍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部分教师未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方式,未重视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还有部分教师未能有针对性地使用信息技术。
如今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仍有部分老师保留着传统教学理念,只是进行机械教学,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没有对汉字本身意思之外的深入挖掘,学生无法对汉字的用法、情感、含义等思考,学生无法产生文化认同感,导致对识字学习的兴趣渐渐减少。
小学生均年纪较小,没有良好的识字方法和习惯,只能盲目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无法主动思考。如果遇到生字,大部分学生往往可能会忽略,而不是想方设法去学习了解,也说明学生并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会有学生在看动画或影视剧时,遇到字幕里有较为简单的生字时,学生更关注视频中的情景,进而忽略了生字,体现了学生缺少自主识字的意识。
信息技术在如今教学中已变得很常见,大部分教师会高频率使用,但往往达不到教学效果。部分教师会出现屏幕和书本是相同的内容,根本起不到多媒体作用[2]。也有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仅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生字的结构和笔画,忽略了在板书上书写演示,进而导致学生对文字的印象不深。
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丰富课堂教学趣味性,进而提升识字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措施
如何才能丰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性,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的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及时帮学生将识字和生活相结合,进而巩固所学知识,多运用可以提高识字教学趣味性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运用能力
学习是为了对知识进行运用,特别是小学生学习的汉字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运用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生将汉字运用。例如姓氏歌里“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别人名字询问,加以运用所学的文字。教师更可以引导学生多留意身边的广告牌、文具上的字,进行反复读写练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主动性也可以培养学生文字运用能力。
(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识字学习,自然而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例如,在学习《口耳目》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口、耳、目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学生在思考学习过程中,加深了对汉字的理解,同时开拓了思维,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
(三)结合生活,巩固教学成果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适用于生活,教师可以帮助小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巩固汉字教学成果,提高学生汉字记忆的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将知识教学生活化,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发现学习生活中的汉字,多角度探索汉字的魅力,体验汉字的内涵。
例如,在学习汉字“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解释看的含义就是通过眼睛看事物,而汉字“目”有眼睛的意思,汉字“日”是太阳的意思,所以“看”下半部分是“目”,而不是“日”,便可以加深学生对“看”的理解和记忆。在此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也使学生加深了对汉字含义的思考。
(四)增强识字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增加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是使教学达到善教乐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从多渠道学习了解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用于语文识字教学。
1.利用趣味故事教学。在小学,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时,合理利用汉字的内涵或结构特点等创作趣味小故事。在叙述小故事时,学生可以从中理解汉字意思,记住汉字字形和发音,做到趣味教学。小学生刚接触汉字,往往因掌握汉字量不足难以识别生字,教师应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创作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鸟”与“乌”时,教师可以创作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帮学生区分“鸟”和“乌”:乌鸦是鸟类的一种,乌鸦浑身长满了黑色的羽毛,乌鸦在夜晚出没时,人们无法看到它的眼睛,因为没有那一点,所以乌鸦不同于别的鸟类。采用趣味小故事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想象力,加深对汉字的印象和理解,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了教学效率和趣味性[5]。
2.创新文字游戏。一般需要进行识字教学的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其心智发育还不完善,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相对较弱,无法完全理解复杂的知识点,传统的教学不仅无法实现教学目标,还容易束缚学生思维发展。低年级学生自制也相对较差,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才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运用一些文字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文字游戏有许多种。例如,写对联、猜字谜、成语接龙以及绕口令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热情,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还是在学习《口耳目》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玩“我说你做”小游戏,由一个人发指令,其他人做动作,如举起你的左手;蒙住你的眼睛等,学生可以通过游戏加深对汉字含义的理解,从学习中感受快乐。
3.构建趣味教学情景。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创设趣味识字情景,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应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识字能力为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建有趣的教学情景。例如,在学习《日月明》时,教师可以先对“日”“月”和“明”这三个字进行讲解,可以将学生带到古诗《静夜思》的情景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或者教师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画面,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科学组织比赛。大部分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趣,因此,教师应善用教学方法帮学生颠覆这种对学习的认知,避免学生对识字产生厌恶以及畏难情绪。小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同样需要加以记忆,而记忆是个枯燥乏味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比赛丰富识字教学的趣味,大部分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求胜心,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把汉字的教学和古诗词相结合,如在学习汉字“鹅”时,可以让学生背诵《咏鹅》,然后教师可以组织抄写该诗的比赛,看谁可以用时最短且抄写无误,对胜出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表扬或颁发奖状,对失败的学生鼓励学生下次抄写仔细一些。通过类似比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5.利用趣味归字类方法。根据新课标要求,处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需要认识并能正确书写3500个汉字,依靠单个汉字教学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把握汉字规律,可以由一个字引申到对一类字的教学,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需学习的大部分是形声字,教师可以将趣味归字法运用在教学中,进而帮助学生猜测字的读音以及大概意思。
例如,在学习汉字“青”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情、晴、清”等汉字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这些汉字的结构和意义,让学生猜测其他汉字,如“请”“蜻”等的意思和读音。
综上所述,小学是对日后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阶段,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汉字运用能力,积极将识字和学生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丰富小学语文汉字教学趣味性,做到快乐识字、趣味教学,提升识字教学效率和质量,进而培养学生终身语文学习习惯,奠定学生的文化底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张丽清.快乐识字,趣味教学——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J].教学实践,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