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朱龙杰

摘要:识字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锻炼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开端,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趣味识字教学对于小学生识字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在对趣味识字教学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趣味识字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课堂应用

在小学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汉字的学习来引发学生的想象和学习的欲望,要让小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汉字、热爱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和效率,教师要深刻把握教材内容与难点、重点,充分利用直观、具体、形象的表现方式,结合汉字自身的规律、性质,向学生呈现、讲授汉字。

一、创设趣味性识字教学情境,构建轻松的教学氛围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和进步的有效推动力。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内容与关键部分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和激发,如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得到尊重,则能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也能为良好教学环境的营造提供有利条件。小学语文教师与其他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小学生的识字能力、认字基础、生活环境以及个体差异进行汇总,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创设趣味性的识字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推动下主动学习,掌握识字方法与技巧。

例如,进行一年级《日月明》的教学时,教师不仅应要求学生掌握“日、月、明”这三个汉字,还应将这三个汉字置于古诗《静夜思》中进行朗读,或者通过示范阅读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认字水平,为学生提供互动、轻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利用趣味故事开展识字教学,提高趣味识字教学有效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这使识字教学能够做到有迹可循、有据可依。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汉字识字趣味教学时,可以充分掌握和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或概念、内涵进行趣味故事创作,在讲述趣味小故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意义,牢记汉字的字形,从而做到趣味教学、兴趣教学。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在刚接触、学习汉字时有可能产生畏难情绪,并因掌握汉字数量不够而难以进行生字识记,教师要根据教学经验和学生需求进行再创作,赋予汉字新的有趣的内涵,提高趣味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教学“坐”这一汉字时可以这样讲故事:“两个人背靠背坐在地上,‘土’就代表着‘地’,地上长了一棵树,他们靠在树干上休息。”这样直观的讲解能够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

三、图文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丰富趣味识字教学形式

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

于绘画、图画也保持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小学教师在2018.4语文教学通讯·学术59进行趣味识字教学时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图片,将所得图片积累汇总,做成画册,并在课堂上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图片进行场面描述,在小组内自由交流,交流过后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以此强化小学生识字、认字、写字的能力。对于带有汉字的图片,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识记,扩大识字范围,提高学生看图写字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呈现图文并茂的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主动性,鼓励学生理解图片文字想要表达的真实意义,从而使趣味识字教学的形式更为丰富。

例如,在进行《赠汪伦》一诗的识字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一幅描述古诗场景并带有古诗内容的图片,鼓励学生通过看图掌握古诗内容,并尽可能地认出古诗中的汉字。教师组织小组评比,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四、充分利用趣味归类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汉字数量多、种类广,单纯识记单个汉字的识字教学方式耗时耗力、效率低下,难以满足识字教学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把握规律,由一个字的教学引申到一类字的教学,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学习和记忆最多的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形声字也是汉字中数量最多的汉字种类。教师通过形声字的教学与趣味归类识字方法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会猜测汉字的大概意思与读音,这是小学阶段学生识字的一种主要方法。掌握这种方法,学生对从未见过的汉字也能够大致进行猜测,从而拓宽学生识记汉字的途径。教师要为学生进行形旁与声旁的归类,并通过有趣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更多的形旁与声旁,让学生都能在猜测的喜悦中提高学习汉字的热情。

例如,教师在进行声旁“青”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向学生呈现“晴、情、请”等汉字的方式,让学生把握不同汉字的不同结构,在掌握不同之处的基础上学会猜测其他汉字(例如“清”)的读音与含义,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有效结合生活实际,巩固趣味识字教学成果

生活是语文知识的来源,也是语文学习的归属,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如果小学生能够学会时时刻刻将课上所学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就能够很好地巩固趣味识字教学成果,提高自身的汉字识记水平。因此,将趣味识字教学生活化也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措施,教师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汉字、学习汉字,在课堂上学会汉字、在生活中应用汉字,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发现汉字的有趣之处,并赋予汉字活的、有意义的、生活化的深刻内涵。

例如,教师在进行汉字“看”的教学时,就可以向学生说明在实际生活中人是通过眼睛看事物的,而眼睛又可以用“目”来代表,所以“看”的下半部分是汉字“目”而不是“日”,从而纠正学生易将“看”字写错的习惯。这样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主动性,使其学会在生活中思考,在生活中品味汉字的真正含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识字能力需要得到很好的培养。趣味识字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规律,教师需采取多种方法与措施,为学生营造利于学习、充满趣味的识字环境,并结合儿歌、故事等形式拓展教学方式,使小学生热爱汉字、善于识字,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

 

 

朱龙杰.浅谈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教艺频道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