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柳萍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方式不断完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趣味识字法被广泛应用。趣味识字方法创新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认识汉字具有积极的意义。实施趣味识字法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趣味识字法是重要的形式,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的积极性较差,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设置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趣味识字法以传统教学模式为基础,设计教学环节,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趣味识字法;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认识汉字是主要的学习内容,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识字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教学目标,小学生识字量较多。小学生多识字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存在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小学教学虽然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是教学压力较大,这是因为小学生需要学习的生字词较多,提高了教学的难度。实施趣味识字法,符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可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趣味识字法的背景与思考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识字教学非常重要,主要包括教师引导学生识别汉字、记忆汉字以及正确书写汉字等。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汉字是最基础的构成内容。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加入趣味识字教学环节,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趣味识字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素质教育发展的产物。趣味识字法和传统识字方法具有很大的差异。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趣味识字教学的基础。趣味识字法通过检测之后,具有较强的有效性。现阶段,我国识字教学方式单一、方法落后,教师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水平。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趣味识字教学法顺势而生,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实施针对性的识字教学方案,有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趣味识字法的理论依据

和以往的识字教学方式进行比较,趣味识字法的特有优势,能够推动目前素质教育发展。首先,实施趣味识字法能够简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帮助小学生理解汉字,提高汉字教学的质量。其次,实施趣味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标的教学需求,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案能够顺利实施。最后,实施趣味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小学生明白汉字的意思,从而学习形近字以及多音字等。小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汉字量之后,能够提高自身的识字能力,在进行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的时候,降低了学习难度,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1]

三、趣味识字的实践与探索

(一)汉字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

趣味教学主要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实际和识字充分结合,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习和生活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识字教学也是如此。通过认识生字词,学生能够认识世界,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3]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能够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分析和认识事物,从而达到生字具体化的效果,而学生则能够清晰理解生字。[4]校园生活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也可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加强学生识字效果,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指示牌、告示牌等。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识字,提高语文核心素养。[5]生活结合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玩耍的时候想起之前学过的汉字,这也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实施趣味识字法能够促使学生熟悉掌握汉字,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比如在讲“蒲公英”中“蒲”和“英”这两个生字时,教师可以抓住草字头进行字理教学,让学生了解到一般带有草字头的字都是指植物,由草字头组成的字一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再进行归类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导入生活经验是发展趣味教学的重点内容。蒲公英是常见的植物,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实施趣味识字法,效果显著,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二)实施趣味教学过程中丰富识字的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丰富识字形式,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导入一些关于识字的小游戏,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学习汉字,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6]实施猜字谜游戏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肖”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字谜:“有山就像墙壁,有人就像靓女,走来还可走去,有手带点东西”。通过学生猜字谜的教学方式,教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游戏教学方案,能够丰富识汉字教学形式,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可以很大程度上地提高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7]除此之外,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将生字和图画结合在一起,增强记忆的效果。小学生比较喜欢画画,对图画的好奇心较强,教师备课时,插入相应的汉字图片,能够提高识字效果。比如,在学习“熊”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熊出没》中熊大、熊二的图片,让学生迅速认识“熊”字。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看动画片,利用图片汉字进行学习,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

教师也可实施故事教学方式,在讲解汉字的过程中,讲述相关的故事,并指导学生写出关键汉字。比如,在学习“鸡、鸭、鹅”这些字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丑小鸭》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小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汉字,还能够学习“不要以貌取人,丑小鸭虽然丑,但它心里是善良的,好人终归会有好报”的道理。用讲故事的方式教学汉字,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其认真学习语文汉字。

(三)实施分组合作教学方案,增加汉字教学趣味性

教师实施分组教学,能够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汉字学习过程。学生自由分组,教师可布置一些书写的作业,对作业时间进行控制,评价汉字认识的质量。[8]学生之间自己分组,能够加强交流和沟通,提高小学生的交流学习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识字环节,各个小组独自完成,比一比哪个小组效率高。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成绩进行评比,给成绩较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对于成绩较差的小组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促使该小组再接再厉,积极学习语文汉字,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实施这种良性竞争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加深小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实施分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教师布置一定的教学任务后,具有集体荣誉感的学生会带动其他同学积极学习,尽力帮自己小组赢得胜利。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每一个学生都会投入语文汉字学习,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钓”这个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讲解“钓”字的汉字演变过程,让学生感知识字的有趣,感知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小组合作讨论“钓”字的演变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小学生自身的潜力。实施分组教学方案,小组成员会自觉遵守小组秩序,提高小学生的责任心。与此同时,实施分组教学方案,能够明确分工,让学生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发现自身的价值,增强自信心,积极学习语文汉字。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是不同的。小组之间总结、分享汉字学习经验,提高汉字学习效率。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挖掘自身的优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9]和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实施分组教学方案,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有助于趣味识字法顺利地开展。

(四)趣味识字法实施读写结合,感受汉字魅力

汉字是所有课程学习的基础,具有无限的魅力。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师应该实施读写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汉字构成的,每一个汉字具有独特的意思,汉字组合能够组成精美的句子。[10]教师应该实施读写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例如:在学习《春晓》这一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从而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汉字组成古诗,具有一定的韵律,这样的韵律会让学生对古诗产生一定的兴趣。在学习“眠”这个字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熟悉掌握“眠”字的笔画和结构,从而正确书写,再引导学生阅读古诗,让学生书写汉字,从而深入学习故事,感受文字的魅力。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识字教学是基础内容。社会的发展对识字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趣味识字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汉字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柳萍娟.趣味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