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识字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侯芳芳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也在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启蒙是整个人生学习的重点。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教学不仅要简单地认识汉字,还要了解字的含义,要知道字的结构、要会组词造句等。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通过趣味识字教学让学生对文字的学习产生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本文将从趣味识字教学的意义、措施等展开研究,探索如何高效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识字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现代教育正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教学形式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地强调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促进其发展。学生在学习初期,通常是从学习拼音开始,然后逐渐学会识字。掌握拼音和良好的识字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语文的学习也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教学进度。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并研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一、趣味识字教学的含义分析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汉字众多,偏旁部首结构等变化多样,一个汉字在不同的组词、造句和情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具有多种多样的组合形式,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识字的难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这些问题,要加大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可以从简单常用的汉字入手,理解汉字的意思、基本的结构组成,懂得组词造句、理解所表达含义。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从教学方式入手,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接受,因此出现了趣味性教学的方式,也是现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
趣味识字教学相较于其他的教学方式,有着很明显的优势。首先趣味识字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们喜欢和接受,其次可以让识字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识字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让教学内容和课堂氛围不再枯燥乏味。趣味识字教学的方式还可以丰富增加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不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模式有正确的理解和利用,要和学生多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效融入教学中,更有效地发挥趣味识字教学的优势。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不足
(一)教学方法不系统不科学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时,往往没有把识字当作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来对待,缺乏系统的教学安排和明确的教学目标。通常情况下,他们仅仅受限于教科书的内容,将识字教学局限于课本知识,在教授学生识字时,普遍采用的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程结束后,学生通常被要求反复练习书写汉字、进行默写或者背诵所学的内容,旨在加深他们对汉字的记忆。然而,长时间处于这种单调且枯燥的学习状态和记忆过程中,学生们对汉字的认识可能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虽然短期内能够记住,但隔一段时间后记忆就变得模糊不清,导致他们不得不反复地练习和复习。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缺乏变通,没有识字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往往对教材内容有过度的依赖,缺少创新和灵活性,通常只会按照老一套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随着新的课程改革政策的推出与执行,大家逐渐认识到不能仅仅照着教科书教学。但是,实际情况是,仍有一些教师在准备课程时没有做足工作,他们更注重一时的课堂效果,而没有深刻理解识字教学的真正内容和目标,导致他们的教学方法显得过时。因此,教师们需要学会适应变化,寻找适合学生的识字学习方法,并且明确设定课堂教学的目标,这对于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
(三)教学效果不理想
尽管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部分教师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研究显示,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着过分强调形式、浮夸和模仿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而过分关注教学结果,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使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汉字文化的深厚内涵。
三、趣味识字教学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面对小学低学段学生,由于他们年龄较小,相比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学难度更大。在课堂上,这些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这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利用趣味化的识字教学手段来发挥孩子们的特点。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并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二)丰富了教学内容和过程
通过采用趣味性识字的教学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课堂氛围枯燥无趣、教学形式单一等。趣味识字教学的引入,有效地打破了传统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仅依靠书本进行识字教学的限制。通过加入灵活有趣的元素,使教与学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和多彩,学生在学习新字时不再感到乏味。这种充满活力且内容丰富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
(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学习的主动性理解能力不够,对学习目标也不明确,对他们来说学习主要还是要看兴趣。而趣味性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方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更具有灵活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有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度更高,也能更加主动地学习。
四、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原则
(一)遵循趣味性原则
趣味识字教学的核心是趣味性,趣味就是要把识字和生活相结合,发现和利用生活的经验,将汉字和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事物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在轻松快乐地学习氛围下感受识字学习的乐趣,在此环境下完成识字量的提升。
(二)遵循直观性原则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们在学业上往往高度依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对于小学教师而言,他们所承担的教学压力是比较大的。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教授小学语文时,应当注重将趣味性融入识字教学过程中,遵循直观性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通过更直观的方式来理解汉字的结构和含义。这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理解和掌握。
(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原则之一,这一点在小学语文的趣味识字教学中尤为关键。为了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在运用趣味性教学法时,教师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应当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接受能力相匹配。这意味着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五、趣味性识字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实施措施
(一)构建多元化多样式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能力,要能够变通运用多样式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对学习识字的兴趣。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为了能提高趣味性教学融入的质量,老师可以采用图文法进行讲解,例如:在天气词汇的教学时,举例阴天时天气是什么样子的;打雷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雨过天晴时出现的彩虹等可以用图片或者音频视频等给学生观看,加深学生对天气变化和有关天气词汇的认知。在识字教学中融入出现的多种元素,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同时为了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和游戏教学法等丰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课程·教学新探
高效地配合老师教学,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构建情境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也满足学生对课堂的要求,还能和学生有很好的互动交流。
(二)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在教育教学中也广受青睐,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信息化、多媒体等技术优势,丰富识字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运用多媒体技术,PPT、视频、动态图等内容丰富的形式教学,有效增强了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的生动形象性,有效激发学生对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小学生的见识,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散和想象力,创作能力上也有一定的提升和帮助。在教师层面上也能减轻教学压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基于图文结合的趣味识字策略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图文结合的识字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有效开展识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识字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用生动、形象的图作为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识别汉字和记忆汉字,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识字学习的乐趣。以《青蛙写诗》一文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让学生结合图片内容,观察“串”字的结构特点和文字含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想象雨天树叶上的水珠形状,辅助理解图片中荷叶上的“串”字,进而形象化地理解为“荷叶上的水珠貌似用一条线串连在一起”。为促进学生对“串”字的理解,教师还可用一根珍珠项链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串”字。完成教学工作后,让学生自主表达“一串葡萄”“一串珠子”等短语。另外,当学生需要学习“逗”字时,可向学生展示小蝌蚪的PPT,再配上小蝌蚪与水泡泡的对话:小蝌蚪:我能给你当个小逗号。水泡泡:我能给你当个小句号。引起学生注意力之后,教师再将小蝌蚪的体型和逗号作对比,向学生解释形状似小蝌蚪的符号便是逗号,借助“,”与小蝌蚪的特殊关系来增强学生对“逗”字识别能力。
(四)采用游戏化识字教学
趣味识字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趣味和快乐中学习,识字。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式识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能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和识字。合理的游戏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体验,在游戏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能得到提高和激发。例如:
形体识字:在识字教学中遇到难以理解,抽象,复杂的生字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和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表情等进行表演。比如表演“听”“说”“读”“写”“推”“拉”等动作,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或者表情进行表演,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汉字。
猜字谜游戏:如,七十二小时,打一个字,答案(晶)。由三个日组成,一个日代表一天,一天由24个小时组成,因此七十二小时代表三个日,组在一起就是晶字。
编制顺口溜:如“靠字这样记”告字头,非字底,学习知识靠自己。
模拟动物:老师准备各种小动物的字卡,如抽到小猫时,让学生们齐声“喵喵喵”,又如:小鸟喳喳、小狗汪汪等,一边模仿小动物的叫声一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来说,这一阶段的教育至关重要,因为它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小学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非常关键,他们需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和鼓励。在小学低学段学习过程中,趣味性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积极而有效的角色,这种教学方法与当前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方式相契合,能够有效提升小学低学段学生的汉字认知水平,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汉字知识。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趣味识字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高效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建立坚实的语文基础,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石。
侯芳芳.趣味识字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学新探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