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识字教学谈
翁根姬
摘要:本文阐述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的一些心得,主要从猜字谜、利用汉字特点、游戏等三个方面入手,紧紧围绕一个“趣”字,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识字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识字,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增加识字量。
关键词:识字激趣快乐
根据新课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在低年级就要掌握2000个左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识字原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字的认识量。可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石。大纲还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了教学的第一目标。可是,一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对学习的稳定性不持久,而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在学习的过程中,低年级学生学得快,也忘得快,怎样才能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提高自我识字的能力,增强识字的效果呢?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好玩好动,好胜心、荣誉感强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情境,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快乐,从而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做个回顾,希望在同行中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猜字谜激趣识字
在上课之前,我尽量去挖掘汉字所固有的趣味因素,对汉字做出富有想象和合乎逻辑的表述让学生在对汉字美的感受中学习汉字,记住汉字的形。比如,在学习“攀”字的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字的拼音读一读,分析一下字的间架结构,问一问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那么,教师倒是教得轻松了,但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影响识字效率。于是我出示了一道字谜“木对木,叉对叉,大手下面一把抓”,让学生跟我一起读一读,然后让他们在当节课的生字中找一找,这是哪个字?学生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之后,我布置的家庭作业中,就让他们考考爸爸妈妈这个字谜。在后来的听写中,我一念到这个字,有不少同学就不由自主地背出了谜面“木对木,叉对叉,大手下面一把抓”,听写批改出来了,大家都对了,可见都记住了“攀”字的形。在学习“碧”这个字时,由于刚学完《王二小》一课,同学们对王二小这个英雄人物喜欢得不得了,因此我根据这个字的组成特点,编的字谜是“王二小,白又胖,一屁股坐在石头上”学生们听后乐得哈哈大笑,嘴里马上重复着字谜“王二小,白又胖,一屁股坐在石头上”,一下子就记住“碧”字了。教学“鲁”字,我让学生猜字谜:“上面在水中,下面在天空,要问家在哪,老家在山东。”孩子们兴致勃勃,更增添了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二、利用特点激趣识字
根据以往的经验,有很多同学在写“春”字时,老是把下面的“日”写成“目”,把“夏”字的上半部写成“百”。该怎么纠正这一错误呢?如果仅仅是把“日”和“目”进行区分,那么老师就容易了,可这样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他们还是会写错,我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课堂上,我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春是一年中的哪一个季节?那么,夏呢?”全班同学都举起了小手,表示知道春是第一个季节,夏是第二个季节,这时我赶紧因势利导,说:“是啊!春就是第一个季节,夏就是第二个季节嘛!看来我们班的同学真棒,没有一个是笨孩子,可是怎么那么多同学就把春当成第二个季节了呢?把夏当成第一个季节了呢?要不怎么在春字的‘口’中间写成了二,在夏字的‘口’中间写成了一?”从此以后,学生们就很快记住这两个字了。又如:有的同学老是把“奶”字的右边写成“及”,我就巧妙地问到“你们的奶奶大概几岁了?有梳小辫子的吗?”自然是整齐的回答:“没有!”“真好!你们的奶奶有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朴实,可有的同学怎么硬要帮奶奶梳个小辫子呢?你看‘奶’字怎么在尾巴上还有一捺,这难道不是小辫子吗?”学生们个个笑得前俯后仰,在快乐的笑声中记住了“奶”这个生字,以后书写“奶”字时,他们常常会念念有词,“可不能给奶奶梳个小辫子啊”!再如,学习“兔”这个字时,我担心学生们把点忘了,他们却想了个好主意:“老师,那一点是小白兔的短尾巴,小白兔没有短尾巴就不可爱了,我们千万别把它忘了!”学习“串”这个字时,学生想到了羊肉串:“我最喜欢吃羊肉串了,那两个‘口’就是羊肉,那一竖就是穿羊肉的棒,合起来就是‘羊肉串’的‘串’。”多么形象生动!
三、游戏激趣识字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如果只是一味地抄抄写写、死记硬背,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做游戏,丰富多彩的游戏能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识记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及启发、诱导、点拨、商量、民主的英语教学做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由老师强制学习变为自觉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这样,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你,因喜欢你而喜欢你教的英语,就会“亲其师而信其教”。学生有了这种快乐的情绪,课堂上也就有了愉快、积极的学习气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会积极地用英语进行朗读、对话及交谈,教学效果就会令人满意。
三、课堂上随机应变,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有意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多采用变化的教学方法就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长时间保持。教学模式的变化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新鲜的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的变化,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大脑中枢形成一个接一个的兴奋点,从而忘记疲劳,在轻松、愉快、活跃的学习气氛中进行学习。备课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基础,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能力(包括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交际能力等),结合每节课的学习内容,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围绕知识点给学生创设一个个不同的情景、条件和任务。让学生整堂课都有猜、看、听、模仿、表演、对话交流和游戏竞争,甚至唱歌等不同环节的课堂活动内容,处在积极思考和比试竞争的气氛中。例如:在教学“What'sthisinEnglish?-It'sa(an)….和Whatcolorisit?lt's….”这个内容和句型时,我先用实物去引导学生理解和朗读这个句型之后,就让他们在小组和同桌中用实物进行问答和对话交流。但练习一会儿,学生的兴趣感和积极情绪就慢慢低落了。我马上转换让学生用这个英语句型猜猜我放在盒子里的物品和它的颜色,谁猜对就奖给谁。这时,学生们的兴趣感一下子又跃上了高潮,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谁也不示弱,同时我分别叫朗读大声、语音和语感较好的学生上讲台主持提问,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练习。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感,调动了积极性,而且也练熟了这个句型和所学内容,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穿插游戏、表演、唱歌等形式,对活跃英语课堂教学气氛,增强记忆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我在课堂上随机应变,采取不同的方式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从不同感官、不同侧面对学生形成刺激,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帮助他们克服不良情绪,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教学方法的变化能使师生在课堂上增加了互动,让学生在快乐地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愿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习得知识与技能,不断体验进步、感受成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这是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点滴做法及体会。我们都知道,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劣对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清楚用什么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如何为学生创设新颖有趣的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乐于学习英语,善于学习英语,做学习英语的真正主人,这是我们在一线上执教的英语教师所必须要学会和掌握的本领,用我们精湛的课堂艺术去驾驭我们的英语教学,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有质的提高,出现崭新的面貌。
翁根姬.趣味识字教学谈[J].快乐教学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