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智)

(甲骨文);(金文);(小篆)。

会意字。知与智同源。甲骨文从口,从于(同亏,表声气),从矢,用开口吐词如矢,会言词敏捷之意。金文或另加曰旁,突出言词之义。篆文分为繁简二体。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知与智。

《说文·矢部》:“知,(识)词也。从口,从矢。”又《白部》:“智,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本义皆为言词敏捷。

与智,古本一字,可以通用。由本义言词敏捷,引申为①知道,了解,识别:~之为~之,不~为不~,是~也,君何以~燕王?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之。用作使动,表示②使知道:先生为何如此惊叹?必有其情,乞请~之,通~,~会。又表示③记住,记忆:父母之年,不可不~也。用作名词,指④感知,知觉:草木有生而无~。又指⑤知识:两小儿笑曰:“孰谓汝多~乎?”由了解知晓又引申指⑥主持,执掌:子产其将~政矣!让不失礼,吾与子共~越国之政,~府,~县。由知道、有知识又引申读zhì,指⑦具有判断、了解事物的能力,即聪明,有智慧:见险而能止,~矣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明而行无过矣。为了分化字义。此类意思后来便专由“智”来表示,二字遂有了分工。

,读zhì,本义指①有智慧,聪明: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者千虑,必有一失;明~。用作名词,指②智慧,智谋:汉王笑谢曰:“吾宁斗~,不能斗力。”吃—堑,长一~;足~多谋,~勇双全。

知,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矢部。凡从知取义的字皆与智力等义有关。

以知作声兼义符的字有:伽、智、痴。

以知作声符的字有:枷、蜘、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