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
、(金文);、(小篆)。
会意字。散,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手持酒器形,即金文的前一个。左边所从是古代商(爵形)类酒器,右边所从“攴”表示以手持之。金文的后一个右边也从“攴”表示手在操作,左边所从是披麻的形象,会以手剥麻之意。篆文的前一个“散”,实际上是金文手持酒器的“散”与以手剥麻的“散”的混合之形,将酒器的两个“柱”误为披麻形,将器体误为一块肉。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散与。而实际使用中二字的含义都用散表示而不用。如今规范化仍用散。
《说文·肉部》:“散,杂肉也。从肉,敬声。”这是就篆文所作的解说。散本义当为酒器。又《部》“,分离也。从攴,从,,分之意也。”散本义为分离。
散,由于代表着两个字的含义,所以既读sǎn,表示①酒器:贱者献以~,此义今已不用。又读sàn,表示②分离,分散:雷以动之,风以~之;烟消云~;离~。用作使动,表示③使分散,分发:~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传单。进而引申指④抒发,排遣:使臣得一~所怀,摅舒蕴积,死不恨矣;~闷;~心。又读sǎn,由分开引申为⑤松散,不受约束:庸众驽~,则劫(强制)以师友;懒~;头发披~着;~漫;~文。又引申指⑥零碎的,不集中的:青条若总翠,黄华若~金;零~;~居;~装。又引申指⑦闲散:~官;~职。中药末是散碎的,故又引申指⑧粉末状药物:丸~;紫雪~。
散,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熟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攴部。凡从散取义的字皆与分散等义有关。
以散作声兼义符的字有:馓、撤、潸、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