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
(甲骨文);(简);(小篆)。
甲骨文的羽字,像鸟类羽翼之形,其本义乃是指禽类翅膀上的毛,所以由“羽”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羽毛或翅有关,如习(習)、翎、翔、翻、翼等。羽又是鸟类的代称,如“奇禽异羽”。羽还可以代指箭矢。因为古代箭尾上部绑有羽毛以使箭在飞行时定向,称为“雕翎箭”,所以有时就用羽来代称箭。如“负羽从军”,就是背负着箭矢去参军打仗的意思,而不是背着羽毛去作战。
另:
象形字。甲骨文像一只鸟双翅形。当是“翼”的本字。楚简断开。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羽。
《说文·羽部》:“羽,鸟长毛也。象形。”所释为引申义。本义当为鸟翅膀。
羽,本义指①鸟翅膀:燕燕于飞,差池其~;六月莎鸡振~。引申泛指②鸟毛:~、毛、齿、革。则君地生焉;~毛。又用作③鸟类的代称:池清少游鱼,林浅无栖~。“羽”可作扇,饰旗,装在箭杆尾部用以保持方向,故又用以指代④羽扇,旗帜,箭:倾盆势歇尘点无,衣袂生凉罢挥~;楼船聊习战,白~试挥军;羿之发~,僚之弄丸,古之所谓神技也。翅膀助鸟飞翔,故又引申指⑤党徒:立有间,时季(人名)~在侧;党~。古借鸿雁传书,故又借指⑥书信或传信之人:将恣游瞩,未能即返,便~托此奉候。又特指⑦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五音:宫、商、角、徵、~;商音更流涕。~奏壮士惊。“羽”为引申义所专用,翅膀之义便另加声符“異”写作“翼”来表示。
翼,从羽異声,異也兼表佐助之义。读yì,本义指①翅膀:鸳鸯昏死梁,戢其左一。引申指②两侧中的一侧:李牧多为奇陈(阵),张左右~击之;两~;侧~。用作动词,指③像用翅膀遮蔽:常以身~蔽沛公。又引申指④帮助:以~天子。又用为⑤二十八宿之一:星分~轸。
羽,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仍设羽部。凡从羽取义的字皆与羽毛、鸟类、飞翔等义有关。
以羽作义符的字有:羿、翅、翁、翊、翌、翎、翘、翕、翔、翟、翠、翡、翥、翦、翩、翮、翰、翱、翳、翻、翼。
以羽作声符的字有:诩、栩。
另:
翼
、、、(甲骨文);
、、(金文);、(小篆)。
翼本来是个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翼字,像鸟的羽翅之形,或作双翅翻飞之状,其本义即指鸟的翅膀:晚期金文及篆书的翼字,则变为从羽(或从飞)翼声的形声字。鸟翅生在身体的两侧,故翼指物体的两侧部分,如机翼,又指战地的两侧或左右两军。此外,翼宇还可用作动词,有覆蔽、辅助等义。
翼翼:小心谨慎的样子。又庄严雄伟貌。
翼卫:扩卫。
翼蔽:隐蔽,掩护。
翼戴:辅佐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