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甲骨文);、(小篆)。
形声兼会意字。施如今代表两个字。一个篆文从(旗帜),从也(蛇),会旗像蛇一样飘动之意。也亦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施。另一个是甲骨文,从攴从也(蛇),表示手持器械进行捕蛇之意。捕蛇要遍地搜寻,故引申出敷布、铺陈之义。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如今也用“施”来表示。
《说文·部》,“施,旗貌。从,也声。”本义为旗帜旖旎飘动的样子。又《攴部》:“,敷也。从攴,也声。读与施同。”本义为敷布,铺陈。
施,本义指①旗帜飘动的样子。也指②旗杆头上的缀饰物:楼烦以星~。后借作“”,故也表示③铺陈,敷布:~薪若一,火就燥也。引申为④设置:又造观风行殿,下~轮轴,推移倏忽。进而引申为⑤实行:~于有政,是亦为政;不得~其技巧,故屋坏弓折。又引申为⑥附着,加上:楚人原未知真色,~粉何曾太白来。又引申为⑦散布:云行雨~。又引申为⑧给予:吾修令宽刑,~民所欲,去民所恶。又读yí,由飘动引申为⑨逶迤斜行:蚤起,~从良人之所之。“施”为借义所专用,旗帜飘动的样子之义,便据其慢声另造了的“旖旎”二字来表示。
旖旎,皆从,从奇声和尼声。读yǐnǐ,本义指①旗帜随风飘动的样子。引申指②柔和美好: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似垂柳晚风前;风光~~。
施,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方部。凡从施取义的字皆与飘动等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