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
(小篆)。
原始时代的居民,经历过由山中穴居到平原半穴居的阶段。这种半穴居,是于平地挖坑,上覆以茅草斜顶,人居坑中,而于坑的两侧凿有供人上下出入的台阶。甲骨文的复字,其上部即像这种两侧带上下台阶的半穴居址的俯视形,其从止(趾),表示人出入居室之意。其本义为往返、返回。《说文解字》:“复,行故道也。”因此,复当即繁体“復”的本字。
另:
会意字。甲骨文上边像有两个出入口的地穴形,下边从夊,是一只脚,会进出往来之意。金文加出台阶。篆文整齐化,讹变得就不明显了。隶变后楷书写作复。如今又作了復与複的简化字。
《说文·夊部》:“复,行故道也。从夊,畗省声。”析形不确。本义为进出往返。
复,本义指①返回:昭王南征而不~;循环往~。引申为②还原:我令卿~君臣之好;光~;恢~;~辟;~位。回答也是一种返回,故又引申为③回答,回报:以~天子厚恩;~仇;报~;~函。又表示④实践:下(就小的方面说)以~吾平生之志。又表示⑤免除:乃命~其境内税三年。虚化为副词,表示⑥又,再: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死灰~燃;旧病~发。又表示⑦夹衣:冬无~襦,夏无单衣。引申为⑧繁复,重复:山重水~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杂;~姓;~分数。由于“复”作了偏旁,后来①至⑥义便另加义符“彳”写作“復”来表示;⑦⑧二义则另加义符“衤”写作“複”来表示。如今简化都仍然用“复”来表示。復,则可作偏旁。注意:“复”与“覆”的区别。参见“覆”。
复(復),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复归入夊部,復归入彳部,複归入衣部。凡从复取义的字皆与往返重复等义有关。
以复(復)作声兼义符的字有:復、複、覆。
以复(復)作声符的字有:愎、腹、蝮、鳆、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