畐(畗、逼、福)
、(甲骨文);、(金文);、(小篆)。
甲骨文的福字,像双手捧酒樽往祭桌上进奉酒食之状,表示以酒祭神以求降福,引申为神灵所降赐的“福气”。古代称富贵寿考等为“福”,如《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又引申指一般的幸福、好运气,与“祸”的意义相对,如《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灾祸中蕴含着好运,幸福里隐藏着灾祸。)
另:
会意字。鬲与福同源。在甲骨文中像双手举起酒樽向示(祭台)倾倒浇祭之状,会祭祀神灵以求福佑之意。小点象征浇祭的酒液。省去双手及示,只留下酒樽,就成了象形的“畐”字,以突出里面盛满了敬神求福的酒食之义。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并文字化。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福与畗。作偏旁时写作畐。
《说文·畗部》:“畗,满也。从高省,象高厚之形。读若伏。”析形不确。本义为盛满酒的酒樽。
畐(畗),读fú,由盛满酒的酒樽,引申泛指①充满。用作名词,也指②一种容器:~,无足鬲也。充满则内无空隙,故又读bì,引申为③狭窄,紧迫:~塞虚空,不如不去。由于“鬲”与“福”同源,故也用以表示④求福。“畐”后来作了偏旁,窄迫之义便另造了“逼”字来表示。求福之义则用另加了义符“示”的繁体“福”字来表示。
逼,从辶从畐会意,畐也兼表声。读bī,本义指①迫近:贵戚不荐善,~迩(近臣)不引过;~近。引申指②逼迫,威胁:我有亲父母,~迫兼兄弟。
福,从示从畐会意,畐也兼表声。读fú,本义指①保佑,赐福:小信未孚,神弗~也。用作名词,指②福气,幸福:祸兮~之所倚,~兮祸之所伏;他~大命大。
畐,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田部。凡从畐取义的字皆与充满酒食的容器等义有关。
以畐作声兼义符的字有:逼、副、福。
以畐作声符的字有:匐、幅、富、辐、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