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暮)

(甲骨文);(金文);(小篆)。

古文字的莫字,由—“日”和四“木”(或草)组成,像太阳(日)落入草木丛中,表示日落时分,白昼行将结束,夜晚快要来临,其本义指傍晚、黄昏,也就是日暮的“暮”(“暮”是“莫”的后起字)。莫由“日落”、“太阳已尽”之义,引申为无、没有之义(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又用作副词不、不要(如“高深莫测”,“莫愁”)。

莫须有:未定之词,犹言或许有。南宋时奸臣秦桧诬陷岳飞谋反,韩世忠为抱不平,追问罪证,秦桧答以“莫须有”。韩世忠愤怒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后世称以不实之词诬陷他人为莫须有。

 

另:

 

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日,从四木,会日落于林中之意。金文变为从茻(丛草),茻也兼表声。篆文承接金文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莫。是“暮”的本字。

《说文·茻部》:“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本义为日落的时候。

,读mù,本义指①日落的时候,日~人倦,而不敢懈惰。引申也泛指②晚,时间将尽:曰归曰归,岁亦~止。由草木蔽日又引申指③昏暗:于是榛林深泽,烟云暗~。又读mò,由昏暗引申为④广大无边: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之野。后虚化,用作否定性无定代词,表示⑤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非刘豫州~可以当操者;夫哀~大于心死。用作副词,表示否定或禁止,相当于⑥不,没有,不要:女知(处女之智)~若妇,男(童男)知~若夫;诸将皆~信;请君~奏前朝曲。由于“莫”为虚义所专用,日落之义便另加义符“日”写作“暮”来表示。

,从日从莫会意,莫也兼表声。读mù,本义指①日落的时候:范文子~退于朝;晨钟~鼓;日~;朝~;~色。引申也指②晚,时间将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天寒岁~。

莫,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艹部。凡从莫取义的字皆与日暮、遮蔽、广大等义有关。

以莫作声兼义符的字有:墓、幕、漠、膜。

以莫作声符的字有:募、谟、蓦、嫫、寞、馍、摸、摹、模、慕、镆、瘼、蟆、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