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小篆)。

会意兼形声字。古文借并表示,“并”为并联义,物联成片则起遮蔽作用。篆文另加义符“尸”(房屋),会遮挡门户的照壁之意。并也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屏。

《说文·尸部》:“屏,敝(蔽)也。从尸,并声。”本义为照壁。

屏,读píng,本义指①照壁:天子外~,诸侯内~。引申泛指②遮挡之物:山树为盖,岩石为~;~障。又特指起遮挡作用的③屏风:银烛秋光冷画~,轻罗小扇扑流萤。又指④像画屏池东酉:荧光~。用作动词,读bǐng,引申为⑤遮挡,掩蔽:~王之耳目,使不聪明。又引申为⑥退避,隐迹:乃~人间语。又引申为⑦保护:周公~成王而居摄,以成周道。又引申为⑧抑止:~气似不息者。又引申为⑨排除,放逐:尊五美,~四恶;某罪废远~,有玷知识。

屏,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尸部。凡从屏取义的字皆与屏蔽、排除等义有关。

以屏作声兼义符的字有: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