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挃、捣)
、(甲骨文);、(金文);(小篆)。
秦是古代诸侯国名。它位于今陕西省境内,拥有八百里秦川的肥沃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大粮仓。古文字的秦字,双手持杵(用以舂粮),下面从禾,其本义当与稻禾收成有关。用作地名和国名,大概也与它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有关。战国末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是为秦朝。此后,秦又成为外族对中国或中原地区的代称,如汉朝时西域诸国就称中国为秦。
另:
会意字。甲骨文从廾(双手)持午(杵)舂禾形,会舂捣收打禾麦之意。金文或省为一禾。篆文承接金文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秦。
《说文·禾部》:“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所释为引申义。本义当为舂捣收禾。
秦,本义指①舂捣收禾。也指所收②禾名。古代关中之地是富饶的产粮区,盛产禾麦,故称其地为秦。后遂成为③古代封国名,即后来的战国七雄之一秦。也指④朝代名,即秦始皇所建立的秦朝。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大帝国,所以汉时西域诸国又用“秦”称⑤中国:驰言~人,我丐若马。后来西方称中国为“支那”,即“秦”字之音变。“秦”为朝代名所专用,捣禾之义便又另造了形声字“挃”来表示。从“至”声也可看出“秦”变为“支那”的蛛丝马迹。随着语音的演变,后来又造了新形声字“捣(捣)”。可见“秦、挃、捣”为一音之变,是不同时代的古今字。
挃,从事至声。读zhì,本义指①收获禾的声音,获之~~。也指②捣:五指之更弹,不若卷手之一~。
搗,如今简作捣,从扌岛声。异体作擣,从扌夀声。如今规范化用捣,读dǎo,本义指①舂,砸,捶打,撞击:~衣;~蒜;~药。引申指②进攻,冲击:长驱渡河洛,直~向燕幽;直~敌巢。后又引申指③搅扰:~乱。
秦,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禾部。凡从秦取义的字皆与草木等义有关。
以秦作声兼义符的字有:蓁、榛。
以秦作声符的字有:嗪、溱、臻、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