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金文);(小篆)。

拜是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古之拜礼,惟拱手弯腰而已,如今之“揖”。后来称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为拜。金文的拜字,从手从页,即像人弯腰拱手之形;字或作从手从有快步趋前之意,表示快步趋前拱手行礼的意思;篆书的拜字或又作从二手,则表示双手下拜及地之意。拜字的引申义,还有拜访、拜谢、授官等。

拜官:授官。

拜堂:古代婚礼仪式之一。唐宋以后,特指新妇于堂上参拜舅姑及新夫妇行交拜礼。

拜节:节日里亲故相互拜贺,称“拜节”。

 

另:

 

会意字。在甲骨文中,拜与夲(tāo)同源,是双手持禾麦奉献给神祖,会向神祖拜祭祷告、祈求丰收之意。金文另加义符“手”以突出拜祭。篆文分为繁简二体,繁体承接金文加以整齐化,简体则从两手相并,从丅(下),来表示下拜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拜。

拜,本义指①拜揖:~下,礼也。引申泛指②行礼祝贺:~年。又引申指③尊崇:~服。又引申指④表示恭敬:~读。又引申指⑤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结成某种关系:~将;~把兄弟。

拜,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手部。凡从拜取义的字皆与上下拜揖的动作有关。

以拜作声兼义符的字有: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