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金文);(小篆)。

武与“文”相对。古文字的武字,从戈从止,戈是武器的代表,止本是足趾的象形,表示行进。所以武字的本义乃是指有关军事的活动,是有关军旅和技击、强力之事的通称,又引申为勇猛、刚健之义。

武力:兵力。又指强暴的力量。

武功:战功,指军事方面的功绩。

武烈:威猛刚烈。

 

另:

 

会意字。甲骨文从戈,从止(脚),会持戈行进之意,是阅兵或征伐示威之象。金文稍讹。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承接篆文写作武。

《说文·戈部》:“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所释是当时社会思想的反映,非本义。本义当为行进征伐示威。

武,由本义行进征伐,引申泛指①有关军事、技击、强力等活动的:整军经~;~装;~术。又指②威猛,勇武:孔~有力;威~。由于“武”从一“止”,故也指③半步,足迹:离堤不一二十~,海在望中;接~传歌咏。

武,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止部。凡从武取义的字皆与行步等义有关。

以武作声符的字有:鹉、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