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崧、崇)

(小篆)。

嵩字从山从高,是个会意字。它的本义指高山,泛指高大的样子。后来这个意思常为“崇”字所代替,而“嵩”则成为嵩山的专名。嵩山在今河南省境内,又称嵩岳、嵩高,是五岳中的中岳。

嵩峦:高耸的峰峦。

嵩华:中岳嵩山与西岳华山,合称“嵩华”。

嵩呼:相传汉元封元年春,汉武帝登嵩山,吏卒听到三次高呼万岁的声音。后用以指旧时臣下祝颂皇帝高呼万岁的意思。

 

另:

 

会意字。篆文从山从高,会山高大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嵩。异体作崧,从山,松声,是形声字。

《说文·山部》新附:“嵩,中岳,嵩高山也。从山,从高,亦从松。”本义为山高大。

,本义指①山高大:如渊之浚,如岳之~。引申泛指②高大:瞰帝唐之~高兮。又特指③中岳嵩山:阳城有~高山;前瞻太室,傍眺~丘。作为山名,先秦原称“崇山”“崧山”。女口《诗经·大雅·崧高》:“崧高维岳。”后用法分化,专用“嵩”表示嵩山。“崇”则泛指高。“崧”作为异体,如今不用了。

,从山,宗声。读chóng,本义指①山高大:~山峻岭。引申泛指②高:其~如墉,其比如栉;吏无~卑,皆得按举。引申为把人或事物看得,很高,即③尊敬,重视,提倡:其尊君卑臣,~上抑下,合于六经也;~利而简义,声力而尚功;~尚;~拜;推~;~奉;~文;~德。

嵩,如今可单用,一般不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