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隄、坻)

(小篆)。

形声字。篆文从土,是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堤。异体作坻。本义指滞止。借用作隄,表示堤防。

《说文·土部》:“堤,滞也。从土,是声。”本义为滞止。又《阜部》:“隄,唐(塘)也。从阝(阜),是声。”本义为塘坝。《广韵·齐韵》:“隄,防也。堤,上同。”

堤,本读dǐ,是“坻”的异体字,本义为滞止。俗借用作“隄”,读dī,表示①土石筑成的防水建筑物:千丈之~,以蝼蚁之穴溃;绿杨阴里白沙~;列其姓名于大~之上;高柳夹~;~岸;~防。用作动词,表示②防范: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防(阻挡防范)之,不能止也。

堤,如今可单用,一般不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