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溺、氼)
(甲骨文);(小篆)。
甲骨文尿字,像一个侧立的人形,身前的三点代表激射的尿线,表示人站着撒尿的意思。小篆尿字从尾从水,构字方式与甲骨文不同,但意义相同。所以尿字的本义为撒尿,又指尿液。
另:
象形字。甲骨文像人撒尿形。篆文改为从尾,从水,成了会意字。隶变后楷书省写作尿。过去也借“溺”表示。
《说文·尾部》:“尿,人小便也。从尾,从水。”本义为小便。
尿,本义指①小便:以发毛爪齿,屎~不净;筐盛矢,以蜃盛~;还是个屎~不懂的孩子。用作动词,指②撒尿:~炕;~血。此义也叫旋、前溲、小遗、小解。
溺,从氵弱声。读ruò,本义指①水名:~卒。又读nì,借为“氼”(从水从人会意),表示②淹没,淹死:嫂~则援之以手乎?又引申指③沉溺其中而不悟:学者~于所闸。又读niào,借为“尿”,表示④撒尿:难于大小溲,~赤。
尿,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尸部。凡从尿取义的字皆与小便等义有关。
以尿作声兼义符的字有: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