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翼)

(金文);(小篆)。

古代的舞蹈,大概是起源于对神灵的祈祷仪式。人们载歌载舞,目的在于取悦神灵,祈求神灵的降福。金文的冀字,像一个戴着饰有兽角的假面具跳舞的人形。化装舞蹈者在祈求神灵,故冀字的本义有祈求、希图、期望之意。

冀幸:侥幸希望。

冀马:产于冀州北部的良马。后泛指良马。

 

另:

 

会意兼形声字。冀与翼同源。金文从異(异,头上顶戴物),从飛(飞)。戴物而飞必小心翼翼,故此形含有恭谨和翅膀两方面的意义。異也兼表声。或将飛简化,留下两翅之轮廓,遂讹作北。篆文承接金文分为繁简二体并整齐化;或将飛简为从羽。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冀和、翼。如今规范化用冀和翼。

《说文·北部》:“冀,北方州也。从北,異声。”这是就篆文所作的解说,是借义。本义当为恭谨。又《飛部》:“,翅也。从飛,異声。翼,篆文从羽。”本义为翅膀。

和翼,本义都指恭敬。如“行而供(恭)冀,非渍淖也”,“趋进,翼如也”。由“恭谨”又引申指“希望”。为了分化字义,便用“冀”(读jì)表示①希望:郑有备矣,不可~也;~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希~。又借用以表示②冀州,古九州之一:~之北土,马之所生;本在~州之南,河阳之北。如今用作③河北的别称。

”(读yì)则专用以表示①恭谨:有严有~,共武之服;小心~~。又用以表示②翅膀:鸳鸯在梁,戢(收)其左~。由翅膀引申指③侧旁:李牧多为奇陈(阵),张左右~击之;侧~;两~。两翅奉承鸟身,所以又引申指④帮助:保也者,慎其身以辅~之,而归诸道者也。用作副词,表示⑤像翅膀一样(蔽护):(项)伯亦起身,常以身~蔽沛公。古又借作“翌”(yì),表示⑥下一日或下一年:~日,便往扬州收债。又表示⑦二十八宿之一:星分~轸。

冀,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八部。凡从冀取义的字皆与恭谨等义有关。

以冀作声符的字有: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