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小篆)。

甲骨文的役字,像人手持长鞭殴打人之形,表示驱赶人干活劳动之意,其本义为驱使,引申为劳役、役事、仆役。篆书役字从彳从殳,殳为武器,表示其为军事行为,则役又特指服兵役,戍守边疆。《说文解字》:“役,戍边也。从殳从彳。”

役夫:供人役使的人。

役徒:服劳役的人。

役物:役使外物,使物为我用。

役使:驱使;使唤。

 

另:

 

会意字。甲骨文从殳(手持长柄圆头兵器),从人,会手持殳服兵役之意。篆文将人变成彳(道路),突出行役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役。

《说文·殳部》:“役,戍边也。从殳,从彳。”本义为服兵役戍守边疆。

役,本义指①服兵役:君子于~,不知其期;现~。引申泛指②服劳役:妇人~州县,丁男事征讨。又引申指③驱使,役使:为供豪者粮,~尽匹夫力;奴~。用作名词,指④战事:淮海战~。又引申指⑤出劳力的事:劳~;徭~。又引申指⑥被使役的人:差~;兵~。

役,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彳部。凡从役取义的字皆与使役等义有关。

以役作声符的字有: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