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旯、旮)

(小篆)。

形声字。篆文从日,九声。义为太阳初出。隶变后楷书写作旭。异体也写作旮。或许因太阳初升于地之东南角,方言遂借其异体“旮”,并变其体为“旯”,组成“旮旯”来记录方言中“gālār“”一词,用以表示角落之义。

《说文·日部》:“旭,日旦出完也。从日,九声。”本义为太阳初升的样子。

旭,本义指①太阳初升的样子:鸣雁,~日始旦。也指②初升的太阳:西光已谢,东~又良。又引申指③天亮: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又引申泛指④光亮,明亮:于是~月霁野,庆雪蔼天;寒灯无~。旮旯,读gālār,原为方言词,现在已用于普通话,表示角落:那个墙~~儿里有一个人;山~~;门~~。

旭,如今可单用,一般不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