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
(小篆)。
古文字的莽字,像一只狗(犬)在林木草莽中之形,表示猎犬在草木丛中追逐猎物的意思。莽的本义是指丛生的草木,也指草木丛生的地方,引申为粗率、不精细之义。
莽苍:形容原野景色迷茫。也指原野。
莽原:草长得很茂盛的原野。
莽撞:鲁莽冒失。
另:
会意兼形声字。篆文从犬,从茻(众草),会狗在长满丛草的旷野上奔逐之意。茻也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莽。
《说文·茻部》:“莽,南昌谓犬善逐兔草中为莽。从犬,从茻,茻亦声。”本义为犬逐于旷野丛草中。
莽,本义指犬逐于旷野草丛中,故用以表示①丛草:伏戎(军队)于~;暴骨如~。也泛指②草:食~饮水,枕块而死;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引申指③草木繁茂,广阔无边:~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原。由草木丛生无边无际,引申指④粗率不精细,鲁莽:昔予为禾(种庄稼),耕而卤~之,则其实亦卤~而报予(回报我);~撞;~汉;~和尚。
莽,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艸部。凡从莽取义的字皆与草莽、粗率等义有关。
以莽作声兼义符的字有:漭、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