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书写素养的
小学写字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以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拓展课程“习得硬笔好字”为例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育汉字书写素养的奠基阶段。“习得硬笔好字”课程从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模式的创新、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以及课程策略的探索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提高学生书写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写字教学 汉字书写素养 课程资源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教育部于2013年发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要“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书写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在书写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书写的审美与创造以及书写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综合性、整体性表现。其内涵包括书写认同、书写知识、书写能力、书写习惯、书写品格和书写情感。
小学阶段是培育汉字书写素养的奠基阶段,然而,电子产品的普及、“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思想冲击着书写素养的培育,很多学校忽视写字课程的价值,写字课程形同虚设,教师书写素养普遍不高,师资力量薄弱。如何建构小学写字教学体系,提升小学生书写素养成为小学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一天练好一个字,六年写好一手字”是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松小”)的教育目标之一。松小从2006年建校起就开设了“习得硬笔好字”拓展课程,从课程资源、课程教学、课程评价及课程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十多年的实践研究。
松小的“习得硬笔好字”课程由语文、美术学科拓展而来,一至六年级每日开设15分钟短课,全体学生参加。全体教师担任课程教学任务,语文教师为第一责任人,辅导员为第二责任人。该课程聚焦语文课程中的写字教学内容,教导学生掌握标准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能力,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并有一定的速度;提高学生欣赏书法艺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
一、开发系统科学的课程资源
1.自编语文同步写字作业本
“习得硬笔好字”课程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整合语文课程中写字教学的基本内容,编写了一套与语文教材同步的写字作业本《天天练》,一至六年级共6本。一至四年级学习硬笔楷书,练习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布局谋篇;五六年级学习硬笔行书,练习行楷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完成从楷书到行书的过渡。作业本里的范字均由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张胜华老师书写。
《天天练》作业本的内容编排比较科学,书写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教师教学简单,学生练习有趣。下面以一年级基本笔画“横折弯”这一课为例加以说明(见图1)。
“书写要点”部分,以“双勾图”加“蜗牛配图”对“横折弯”笔画形状做形象比拟,特别是“横折弯”的“弯”,像蜗牛的身体一样圆润,令学生印象深刻;并清楚细致地提示: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下写短竖,再圆转向右写短横,收笔较重。旁边还配有起笔、行笔、收笔图示,让教师和学生均一目了然。“笔画练习”部分,米字格第一行为描红,第二、第三行分别按描一个、写两个编排,临摹结合。“范字练习”部分,是对基本笔画的技法运用。
2.研发直观便捷的电子作业本
松小在“深度学习新样态智慧云”平台嵌入《天天练》电子作业本,教师在课堂上直接使用电子作业本进行授课,不但减少了课前制作课件的时间和精力消耗,而且和学生使用同样的作业本,特别直观方便。每个笔画、每个范字都配有张胜华老师的手写范写视频,教师可以直接用范写视频来示范,不但解决了写字教学师资薄弱的困扰,还可让学生很直观地观察书写的笔顺、运笔的节奏等,在名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升汉字书写能力及文化素养。
二、创新常态可用的教学模式
“习得硬笔好字”课程组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创新了常人可学、常态可用的“讲—练—评”写字教学模式,下面继以“横折弯”这一课为例来介绍。
“讲”,即讲解。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笔画“横折弯”“双勾图”和“蜗牛配图”,了解“横折弯”笔画的形状特点,特别是转弯要像蜗牛的身体一样圆转,收笔像蜗牛的尾巴一样自然而不出钩。再提问“怎样写好‘横折弯’”,请学生结合“书写要点”提示进行回答。接下来,教师播放范写视频,再在黑板上范写,让学生直观清晰地感受“横折弯”的书写要点。讲解环节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练”,即练习,“提笔即是练字时”。教师先提醒学生自查写字姿势,及时调整不正确姿势。接着练习书写,先描红3个,再写2个,多描少写。学生在描红临写的过程中,眼到、手到、心到,专注地观察、分析、思考,再把自己的理解通过运笔表现出来,这对学生的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都有帮助。“评”,即点评。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手拿红笔随堂评,看到某个字描得好或写得好,随手评上一颗星;某个笔画或某个部件写得不够好,趁势蹲下来个别化指导,并展示一两个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点评。教师引导学生聚焦“书写要点”进行点评,切忌面面俱到。点评环节落实到位,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书写能力,书写品格得以日益完善。
如何巩固提升“横折弯”的书写要点呢?接着学习范字“没”,再次使用“讲—练—评”的教学模式。每个环节都聚焦“书写要点”突破夯实。每日15分钟的课堂提倡精讲多练,时间分配一般为讲解3~4分钟,练习8~10分钟,点评1~2分钟。松小的学生就是利用《天天练》作业本,从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到间架结构、谋篇布局,每日学习一个书写要点,日积月累,做到了“一天练好一个字,六年写好一手字”。
三、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1.过程性评价
(1)课堂教学评价
针对学生的坐姿和握笔姿势(简称“双姿”)、学习专注度、书写要点掌握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随堂评,采用星级评价的方式,累计获得10颗星,可以兑换1张“书写达人卡”。
(2)阶段性评价
“习得硬笔好字”课程组不定期对各班“双姿”正确率、学生学习专注度进行检查评价。
2.终结性评价
(1)书写等级过级评价
每学期第16周进行书写等级过级评价。一至六年级共六级,每级分为甲乙两等,如一年级上学期为一级乙等,一年级下学期为一级甲等。每个等级有统一评价标准(见表1)。数量和等级过级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评选班级“翰墨传人”,评价结果均记录在学生《素质成长报告手册》中。再结合各班的等级过级率与平时“双姿”正确率、学生学习专注度进行综合评价,作为各班级“习得硬笔好字”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依据。
四、探索行之有效的课程策略
松小在实践“习得硬笔好字”课程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程策略,概括起来就是:从“我”做起,整体联动,让学生将在“习得硬笔好字”课堂上习得的书写技能技法,运用到平时各科作业中,运用到每一次提笔练习中。
1.就方法而言,“我”是描红,先摹后临
临摹是最有效的书法学习方法。《天天练》作业本中每一个字的书写都有描红。在一次一次的描红中,学生对字的结构、位置、大小及关键笔画加深了印象。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多描少写,在临写的过程中,掌握书写要点。
2.就过程而言,“我”是姿势,先姿势后技能
正确的写字姿势有助于提高书写质量和速度。错误的写字姿势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形象气质产生负面影响。每次提笔书写时,教师都要提醒、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并且各科教师通力合作,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3.就内容而言,“我”是作业,先书写后考级
书写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要引导学生将在“习得硬笔好字”课堂上习得的书写要点运用到平时各科作业中。因此,松小对语文、数学、英语各科作业的书写有统一要求,各学科课程组定期对学生作业进行检查评比。
4.就目的而言,“我”是写字,先写字后书法艺术
“写字”是技能,“书法”则是艺术的升华。可以把“写字”比喻为广播体操,而“书法”更像是艺术体操。做广播体操时动作到位即可,而艺术体操则要求动作优美,达到艺术境界。书法不仅要求字迹规范,而且要求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个性和情感,具有求异性。有书法天赋的学生可以进入学校书法社团进一步学习、提升。
5.就学科而言,“我”是语文,先抓语文写字教学,后习得硬笔好字
写字教学应当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做好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教学工作是“习得硬笔好字”课程的第一要义,所以,语文老师是习得硬笔好字课程的第一责任人。
6.就对象而言,“我”是教师,先抓教师板书、作业批改,后教导学生
教师的字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范本”,教师书写的规范、漂亮的板书和作业批改的评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板书的要求是规范、端正、整洁;作业批改的要求是:①批语字体大小适中,字迹工整;②统一小“√”小“?”,精批细改;③有作业成绩、书写等级和批改日期,作业成绩等级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书写等级为A、B、C、D。为提升教师自身的书写素养,松小每周都会组织教师进行一次粉笔字培训和一次硬笔字培训。每次培训后要提交作业,每期培训后教师也要进行写字过级检测。此外,松小还定期组织书法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在写字教学方面的专业技能。
五、“习得硬笔好字”课程实施的意义
1.大幅提升书写素养
随着“习得硬笔好字”课程的不断深入探索,松小学生的书写素养大幅提升,书写优秀率达90%以上。据统计,自2010年至今,松小学生在东莞市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获特等奖28人次,一等奖25人次,二等奖20人次,三等奖8人次;在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获特等奖15人次,一等奖13人次,二等奖7人次,三等奖3人次。
2.不断完善学生人格
“习得硬笔好字”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做到:手腕与肘稍抬起,凝神静气肩放松;笔画轻重细琢磨,熟能生巧见真功,这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课程还提升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素养,其中也渗透了一定的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促进学生人格日益完善,有利于学生养成阳光自信、安静稳重、专注且坚持的良好心理状态。
3.有效促进教师发展
“习得硬笔好字”课程由全体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全体教师自身的书写技能也在不断提升,写字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改进,师生关系也变得和谐融洽。因此,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教师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升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
4.课程被广泛推广
“习得硬笔好字”课程在松小教育集团托管的三所成员校以及参与中国教育学会课题“大湾区背景下珠三角镇街小学的孵化提质实践研究”的省内外二十余所小学推广实践,惠及了万千学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13-01-25)[2024-03-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301/t20130125_147389.html.
[2]蔡绪稳.指向书写素养的小学书写教学[J].江苏教育,2020(21):33-36.
[3]刘玮,丁箔,陈伟.新疆小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县第一小学书法写字课程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15(6):82-86.
[4]王玲玲,刘贤虎.学校课程再造——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三位一体”课程体系解读[J].教育,2014(22):33-36.
.李催华.指向书写素养的小学写字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拓展课程“习得硬笔好字”为例[J].写字教学,2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