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不要勉强谈字理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 苏培成
字理识字是有较大影响的识字教学法。湖南
字理识字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一样也有局限,他的局限主要是来自汉字的本身。汉字字数很多,到目前为止,有些字的造字理据我们并不清楚。现在能看到的最古的成批汉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有一半字到现在还不认识,已经认识的字也有许多说不出理据来。六书里的假借字,字形和字义没有什么联系,说不出字形和字义的关系。另外,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汉字的形音义都发生了种种变化,有些本来是有字理的,在变化中失去了字理,成为无理据的记号。据
字理教学拒绝“实用字义”。在字理教学法推行过程中,产生了“实用字义”的说法。有人认为“探求字义可分为字源字义和实用字义两部分”,“汉字的字源字义是经过专门研究考证过的汉字本义”。“有些汉字因时代演变或现代简化,现已很难形象地析解讲清其字源,人们只有依据其现代字形凭生活经验想象并推断其字义,这就是实用字义。不同的人(如外国人、中国人,小学生、成年人)可以依据汉字音形义的特点作出最易理解的联想,这有利于快速和牢固地识记汉字。”笔者认为,“字源字义”、“实用字义”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字理识字并不是要探究字义。例如,现代“庆’字的字义是祝贺,字典里说得明明白白,用不着我们去探求。我们探求的是如何对字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找出字形与字音、字义的联系。
字形分析可以分为字源分析和现状分析,有些字两种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有些字并不一致。如“沐”,两种分析都是从水木声的形声字;如“江”,字源分析是从水工声的形声字,现状分析是半意符半记号字,因为现在的“江”并不读工。小学识字教学主要采用现状分析,有的可以结合字源分析。不论是哪种分析,都要依据汉字的客观的事实,而不能“凭生活经验想象并推断其字义”。字理识字教学法要以汉字字理的研究为基础,不能脱离汉字的字理而去主观猜测、随意联想。否则,会陷入矛盾之中,无法自圆其说。用这种方法来教学,有害无益。试看实用字义解说汉字的例子:
春,春天到了,温暖的阳光(日)普照大地,人们三人一伙地结伴而行,踏青赏花。[按:如果说“春”是三人一伙结伴而行,那么“秦奉奏泰”又该怎么分析?恐怕只能另解,学生对此会问:同样是“春”字头,为什么有的是结伴而行,有的又不是三人结伴而行了呢?]
以,“人”用锄(L)挖起泥(、)。[按:这样的字义分析太牵强了,而且“以”除了表示用之外,还表示因为、以免等意义,那又该如何解释?]
眨眼,“目”困“乏”了就眨一眨。[按:眨眼不一定就是困乏。“泛、贬、砭”的乏怎么解释?]
这样的实用字义识字方法不但给小学生许多错误的汉字知识,而且潜移默化让小学生感到学问无非就是随便联想。字理识字教学法要以科学的字理研究为基础,离开了科学的字理研究,字理识字就走进了误区,就断送了前途。
语言文字学
近年来有人提出所谓“全息识字法”,该识字法是任意曲解汉字的歪风的代表。请看它对“儒”字的解说:“儒字从人从需,讲的是人的需要;需要什么?一需粮食,二需教育。营养食物从母乳起,教育从孺子起,所以,儒字由人和需组成,与‘乳’同音。”又对“孀”解为:表示内心像打了霜的寡妇,看别人成双成对的出人,内心十分凄凉。这种曲解汉字用了两个方法,一个是声旁表义,一个是同音相通。声旁表义就是把形声字讲成会意字,把不表意字的声旁说成是表意成分。这实际是取消了形声字,六书成了五书,背离了六书的理论。汉字的同音字很多,把同音字任意打通,随意联想。全息识字法就使用这两种办法极大地扩展了“胡编”的空间,走上了伪科学的歧途。这种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故弄玄虚,完全和科学背道而驰,其结果必然是糟蹋汉字,破坏传统文化,妨碍识字教学;危害青少年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