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法—形声
贝——古代的货币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李万里
在我们经常使用的汉字中,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数量并不多。那么,绝大多数汉字是采用什么造字法创造的呢?让我们探究一组用“贝”作偏旁的汉字。
“贡、财、账、贩、购、贷、费、赏、赠”等汉字有什么特点?它们都含有相同的偏旁“贝”,意思都和财物有联系;读音都和各自的偏旁“工、才、长(zhǎng)、反、代、弗、尚、曾(zēng)”等有关系,这是为什么?
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它们的偏旁“贝”。“贝”是这样变化的:、、、、贝。很明显,“贝”是象形字,像海贝的贝壳形状。
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大多居住在内陆地区,远离大海,所以大海中美丽的贝壳是难得的宝物!起初,人们把贝壳视为珍宝,串起来戴在脖子上,挂在胸前,谁的贝壳多,就说明谁富有。后来,人们用贝壳交换货物,贝壳就成了购买东西的货币了!
怎样用汉字表达与金钱、财富有关内容呢?我们的祖先先用“贝”(货币)作偏旁,再加上不同的汉字表示读音。这样一来,“贡、财、账、贩、购、贷、费、赏、赠”等汉字就创造出来了。
像这样,把表示意义、读音的汉字结合在一起,组成新字的造字法叫“形声”。采用“形声”法造出的汉字,叫做“形声字”。形声字中的“形”指与字义有关的偏旁,“声”指与读音有关的偏旁。“形声”造字法产生后,我们的祖先突破了以往造字方法的局限性,造出了大量的形声字。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需要说明的是,经过长期变化,形声字中的很多“形旁”还能表达字义,不少“声旁”却不能准确地表达读音了。因此,我们识字时可千万不能出“秀才识字读半边”的笑话呀!
来源:
李万里.贝——古代的货币[J].孩子天地,2007(12):34.(CN 11-263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