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7-294.(ISBN 7-04-015997-X);
编委:李敬平,王振彦,何瑞,张聪慧,连亚非,李万里,王立英,崔玲,王新惠,任灵华
2006年,被评为“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优秀资源”.
2012年,被教育部评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九章
口语交际教学与综合性学习
李万里
语文课程标准把知识性的“听话说话”教学变为实践性的“口语交际”教学,把“综合性学习”方式提高到综合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综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一个教学领域,体现了21世纪语文课程标准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
在人类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是先有口头语言的听说,文字产生之后才有书面语言的读写。书面语言打破了时空界限,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但在现代社会中,听说的重要性又凸现出来。在信息时代,许多信息是需要快速、直接的传递的,是通过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等电子媒介传递的。听说比读写更有效地打破了时空限制。只要需要就可以远播和流传,而不再依赖于文字。听说读写综合运用的趋势增强。影视中的听读并用,对话中的听说并用,讲解中的说写并用,资料检索中的读写并用,研讨中的听说读写并用等。所以听说的应用范围扩大,价值提高。对人们的口语交际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具有准确、敏捷、有效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不会是自然形成的,必须通过科学训练以及大量的社会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养成。“口才”被认为是“人才”的重要构成因素。
就个体学习母语的全过程来说,学前期主要是学习听说。学龄期的学校语文教育以读写为主,但和听说密切结合,并且是在以听说为主的社会语文活动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人一生下来就开始学习听,听得多了(1-2岁)就会说。天生的哑巴都是聋子,因为不会听也学不会说。长期脱离社会生活也学不会听说,如人们熟知的印度狼孩的故事。口头语言的主要特点是有声化和情境化,书面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符号化和规范化,书面语言较之口头语言是更为高级的发展形式。口头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学习和发展书面语言的基础和背景,能够不断的丰富和促进书面语言的学习和发展。书面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学习和发展口头语言的继续和提高,能够规范和指导口头语言的学习和发展。听说读写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有听觉、视觉、运动觉,思维、想象等。国外人体科学研究资料表明:在人们的日常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人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器官,都有配合思维吸收知识和能力的功能。其效率为:听觉占11%,视觉占83%,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1]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参加活动的器官愈多,耳、目、口、手、脑并用,效果就愈好。听、读为吸收,说、写为表达,只有全面训练,才能共同提高。
张志公先生指出:“到了今天的信息社会,声传技术异常发达,国际间政治的、财贸的、科技的、文化的交流异常频繁,忽视口语的痼疾再不大力纠正,危害之大就不仅仅是对读写有不利影响而己。”[2]口语交际过程是学生情感态度、人格品质个性化体现的过程,也是不断丰富和健全人格的过程。学生通过口语交际可以习得人际交际规范,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古代的语文教学之重视读写,文言是脱节的。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至1912年的《国文》,都未提及口头语言的事。1920年改《国文》为《国语》后,体现了对口头语言的重视。1923年公布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中提出了能用国语作简单的谈话,能用国语讲演的要求,听话说话教学具有了明确的地位。1929年颁布的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中,语科的作业包括“说话”一项,并对各学年的具体训练项目作出明确规定。例如五、六年级规定的训练项目有:⑴日常会话,⑵故事的讲述练习,⑶普通演说的练习,⑷辩论的练习,⑸国音字母与汉字的互译。1949年课程名称定名为《语文》后,语文课程中必须包括听话说话教学,具有了系统的理论。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学要言文一致。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项,不可偏轻偏重。”[3]第一次提出了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思想。以后历次教学大纲中都体现了这种思想。例如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听说训练作了详尽的说明。
2000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小学三个新的教学大纲,将原小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初中大纲中的“听话训练、说话训练”、高中大纲中的“说话能力”,统一改为“口语交际”。2001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都采用了“口语交际”的提法。这不只是术语的改变,而是教育思想的改变。“口语交际”强调的是实践功能,突出了综合性和情感性特点。听说有单独使用的情况,如听课,自语。但真正有意义的是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进行人际交往。即使是听课,没有师生间的交流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现代社会,交际频繁而广泛,大量的交际通过口语来进行。在交际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显性表现。
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阶段目标”中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在“教学建议”中指出:“①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②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③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④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⑤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从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本质特点及基本教学情景、口语交际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基本教学方法、综合性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比较全面系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①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②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的进行表达。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交际的效果。③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有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的应对或辩论。朗读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还应鼓励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听话说话与口语交际的具体比较如下:
⒈课程功能比较。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听话说话是“知识能力型”的,强调的是课堂情境下获得听说的知识和能力;口语交际是“实践活动型”的,注重的是实践情境中的交流和互动。术语的更换体现了课程功能重新定位。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弊端在于过分重视知识体系的建构,强调课程本身知识的系统、严密和权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反映在语文学习的一个领域“听话说话”中,就是把听话说话进行知识点量化,注重在课堂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听说知识。例如以前的听话说话教学,大多采用看图说话的呈现方式。课堂教学中,单幅图怎么说,双幅图、多幅图又怎么说,均有详尽的知识传授。图上什么人,在干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均有一定的句式限制。介绍一个人该如何描述,讲解一件事又该如何先总后分,均有大致的次序安排。这样的“听话、说话”不是放在一个真实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的,说到底是口头作文,是为书面语言表达服务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口语交际”,则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强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有一定实践意义的交际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人与人的沟通。这种“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的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以往单纯追求知识体系是迥然不同的。教科书中往往只是给师生提供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以便从这个话题出发设置相应的交际情景。至于教科书中出现的图,往往只是虚拟情景中的一个定格,教学中不必囿于这幅图来讲授看图说话的知识。例如话题“自我介绍”,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情景: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请你向他作自我介绍;在好朋友的生日宴会上,向新朋友作自我介绍;在旅游途中遇到外地的游客,互相作自我介绍。情景不同,所遭遇的对象不同,我们讲话的语气、语调、音量及动作都不一样。
⒉课型结构比较。由于课程理念不同,课型结构必然会有所区别:“听话说话”的课型结构偏重于静态式,“口语交际”的课型结构则强调动态式。具体表现在:第一,“听话说话”训练学生如何听如何说,课堂上的操作或一问一答(要求学生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或只说不答乃至只听不说(如听广播)。为此,学生有时是“自听自乐”,有时是“自言自语”。由于缺乏交际意识,不需要一定的交际情景,更不需要一定的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而“口语交际”特别强调真实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行为,交际的双方要不断地发出信息,接受信息,听者和说者的地位要随着交际的需要不断转换。他们既是听者,同时也是说者。说者要根据听者的情绪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和语言材料,听者又得根据说者的表述及时作出应答。双方的表达是相互的,双方的交流是不断的。第二,“听话说话”在教科书中呈现的内容与方式基本已经框定,体例相应较为封闭。“口语交际”在教科书上呈现的主要是提供一个话题,有的要靠课外的信息加工才能完成,如“向当地环保部门谈谈你对家乡环保的几点建议”;有的要和其它学科交融才能完成,如“和你的朋友交流一次化学小实验的过程”;有的则需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才能完成,如“×××访谈录”。“口语交际”的体例是开放式的,立体的,多元的。
⒊教学重点比较。传统的“听话说话”教学的重点在于对自然语言形式特征的刻画上,突出语法特点,不包括实际情景下的真正运用。语言现象多半被当作数据来处理,而是否适用语境则不予考虑。强调从命题逻辑上来考虑语言的指称意义,而不考虑语言的社会意义。实际上,这种听话说话是一种单向的自我式的线型语言活动。“口语交际”在教学中强调语言形式的信息传递功能,通过功能范畴组织语言形式,实现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有目的、有实效的交流。它优先考虑的是言语而不是语言,是功能而不是结构,是语境而不是信息本身,是语言的得体性而不是任意性。与听话说话相比,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
⒋教学评价比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口语交际的评价,应考查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态度,能否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际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清楚、准确、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共同要求有两点:一是要渗透三个维度的评价,即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评价。二是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而是把评价放在期末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多是知识与能力方面,缺乏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评价。而口语交际教学更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衡量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水平,还对学生的交际意识、情感态度、思想风貌等作出评价。评价的语言应有针对性。如“你讲得比较有礼貌。”“你的声音比以前大多了。你一定能够保持下去,是吗?”“你积极参与的精神,我很欣赏。”这样的评价更及时,更富有积极意义。口语交际教学还应充分考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第1条提出:“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是贯穿课程标准口语交际教学始终的基本理念,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价值追求。从听话说话教学到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变化,就是不但强调听说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更强调口语交际活动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具体要求有:
⒈口语交际的态度。良好的口语交际的态度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表现。主要表现有:
⑴耐心专注的倾听。耐心,指听话人应尊重说话人发表意见的权利,耐心倾听,不随意插话和打断对方的话,即使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也要有礼貌地等对方把话说完。如果听话的不只是自己一人,还应尊重别人说话的权利。专注,指听话人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由于听话不是简单的听觉活动,除了接受声音信息外,还要通过思维活动,吸收、理解所接受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的价值做出判断。听话时注意力集中才能听清话音,听懂话意。况且,这些声音转瞬即逝,必须快速听知,听话活动比通过阅读或其他方式获取信息更需要集中注意力。要专注于谈话内容,注意谈话人的表情、手势等,并及时用情态态度或简短话语向对方传递反馈信息,表示自己正在倾听或理解对方的意思,抑或尚未理解而急于知道等。听别人谈话时左顾右盼,漫不经心,随便插嘴等,就是有意无意流露出对说话人的不尊重和不礼貌,给人一种缺少教养的印象。听别人说话还应有一种客观、求实的态度。要忠实于说话人的本来意思,不能想当然更不能用自己的主观偏见曲解别人的意思,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⑵自信负责的表达。现在低年级的学生还有较多的开口说话的积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金口难开”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些学生笔头功夫还可以,作文写起来头头是道,但即席发言很差,往往不成句,不成段,脸红声轻,传递不了思想感情。还有一些学生课外开玩笑时说得很流利,但一到正式场合,课堂也好,会场也好,不是哑口无言就是说的断断续续。中学生当众讲话的最大心理障碍是紧张、胆怯、自卑感强,具体表现为在说话活动中畏缩不前,说话时声调、表情、动作不自然,如目光不敢平视,腿不停的抖动,手势过多、搔头、声音发颤、忘词等。因此,在口语交际活动中,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怯于讲话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说话的勇气和自信心。可以通过提高认识、激励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一种健康的表达欲,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自信、大方的表达。我国古代提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话者必须对自己的表达负责,对听者负责。说话前尽可能有所准备,说话要诚恳,有根据,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虚伪,不油滑,不夸饰,不信口开河。口语表达往往需要借助表情和姿态来传情达意,以加深听者对说话的理解。这就要求说话者语态自然、大方、得体、适度、不拘谨、不做作,做到姿态语言和有声语言的有效配合。说话时目光应朝向听者,喜怒哀乐应通过眼神和表情自然地流露,并适度注视着对方的面部和眼神以了解听众。
话语中的谦虚和傲慢,是非常容易觉察到的。听话中要善于发现他人的特点,吸取别人的长处。说话中要善于自控,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讲解问题、介绍经验时更应注意,哗众取宠的假话、大话、空话、废话,是令人生厌的。向别人提出批评意见时,态度要冷静,要在不伤害对方自尊的情况下,以商讨的口气提出看法,讲清理由,不要奚落他人,讥笑他人。
⒉语音辨识力。倾听能力是由听觉器官获取声波所负载的语言信息符号,通过大脑的思维加工而获得意义的感知、理解过程,同时也是提高思想、陶冶情感和形成技能技巧的综合实践过程。口头语言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人们听话首先从听到语音的声波开始,然后才能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对语音进行分析,了解它在语词中的意义,是感知语言的首要条件。每种语言的语音都有其特定的结构法则和组合序列,不同的语言还有不同的语音音波、音高、音强、音长等,千变万化,代表着不同的语义、感情色彩及个人语音风格。音波具有瞬时性,所以听话时需要具备对语音序列,语音音波和语音特质的辨识能力,学会在短暂的时间内,把声音听清楚,听准确,并能辨别出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升降高低,还要能从上下句的关系中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同音词的含义。现代汉语有400多个音节,有许多近音字和同音字,它们发音相近或相同,而意思则完全不同。如果不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听音辨调,就不能正确理解话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例如“权利”与“权力”的音素音调完全相同,在口头语言中只有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如“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与“国家权力机关”才能加以辨别。《阿Q正传》中小D和别人打架,看客中有人喊:“好啦,好啦。”是劝架。有人喊:“好!好!”是敦促双方更起劲的打。缺乏正确的语音辨识力,会在生活中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误会、笑话,甚至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如把“一点到某地参观”听成“七点”,就会丧失一次机会。听不规范的普通话或方言,需要特殊的辨音能力。提高普通话水平,是提高辨音能力的根本措施。
⒊话语记忆力。记忆是储存信息的仓库。口语的特点是一闪而过,稍纵即逝,听话人必须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对方发出的每一个语音信息,并且立即将其储存到大脑皮层里,作为理解和品评的基本素材。我国古代提倡博闻强记,听而不闻和视而不见,都是由于缺乏应有的情感态度和对事物的敏感造成的。这里必须借助明确的目的、强烈的感情和有意注意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听那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如果没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在动力,那就很可能“言者谆谆”,而“听者藐藐”。这种能力在特殊场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领导要向部队传达某项作战命令,内容是作战部署,相当复杂。但出于绝对保密的原因,不能形成文字或其他任何有形的符号,只能口头传达,而又一字不差。就采用了领导多次复述,通讯员一字不差背诵的方法。通讯员依靠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和顽强的记忆力,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⒋话语理解力。听话不只是听见,更重要地是听懂。对语词、语句、句群以至整个话语的意义的理解与把握,是听话能力的核心。倾听时不仅要用耳,还要用脑,边听边思考接收到的各种语言信息。在汉语中,由于同音、近音字繁多,同音节的语音常常代表着不同的词。必须依靠句法和语义,并通过具体语境把握词义。由于口语语句短小,成分易于易位,加之定语又少,因此在注重一般词义的同时,一定要尽可能迅速地抓住关键词语,只有准确地理解了关键词语,才能正确地理解整体话语的意义。实际上,在快速流逝的语流中,听话人并不是在听声音,而是在听思想。除了对词句的听辨外,还要注意语音表现中的语调、语气、重音、停顿等种种因素。要能体味话中之味,弦外之音。如在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讨厌”是喜爱的意思,“你太聪明了”则反其意用之表示否定。我国战国时期齐国有个丞相叫邹忌,一天,另一位大臣淳于髡想给邹忌提点意见。但他没有直说,却问邹忌:“儿不离母,妻不离夫,这样做对不对?”邹忌说:“对极了。所以我做臣子的不敢离开君王。”淳于髡又问:“车轮是圆的,水往下流,对不对?”邹忌又说:“完全对。方的不能转动,水不能倒流,我必须顺应民心民情。”淳于髡又说:“貂皮破了,不能用狗皮补,对不对?”邹忌说:“没错。我绝不能让小人占据高位。”淳于髡说:“造车得算准尺寸,弹琴必须定好调,对不对?”邹忌说:“对。我一定要严明纪律。”淳于髡站起身,向邹忌行过礼,扬长而去。他的学生问道:“您不是说给邹丞相提意见吗?怎么一个字也没沾边呢?”淳于髡笑道:“丞相已经完全明白了我的意思,还说什么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正确地理解对方的言谈,可以高效地解决问题。话语理解力是听说能力的核心,是听话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志。
⒌话语评判力。评判力是听话能力的高层次要求。任何人说话都有一定的目的,或申明自己的观点,或表明自己的态度,言谈话语中往往寄寓着自己的感情,听话时就要依据场合、对象、情景的不同以及说话人语气语调的变化,品评出对方言语中的感情色彩。品评话语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评判正误真伪,即对说话人的语音、语气等进行评价判断,鉴别其内容的真伪,分析其观点的正误,听出话语的本意,也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而决定听话人自己所应持的态度和应做的反应。二是品味话语的高下优劣,即对说话人的说话特点、表现手法、说话艺术进行品评体味,从而决定是否吸收甚至仿效。例如,我国战国时期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人们说他能拉硬弓。其实他所用的弓,用不了三石的力气就能拉开。他常常表演给近臣看,近臣们为了讨得宣王的欢心,也都拿起国王的弓,比比划划,拉到半满,就故意停住,说:“要拉开这张弓的力气,不能低于九石。除非大王您,谁能拉得开这么硬的弓?”齐宣王听了,满心高兴,一直到死,他都认为自己臂力过人,能开九石硬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齐宣王因为虚荣心强,受到佞臣的逢迎吹捧,他对别人的假话缺乏鉴别评价能力。在培养评判能力时,要学会吸纳对方有用的信息,原谅对方过激的言辞,欣赏对方独特的见解,质疑对方有误的信息。
⒍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是信息的输入、贮存、处理、再生、输出的过程。大致反映了说话活动中的“思考—造句—表述”的一个完整过程,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其中包括:
⑴内部组码能力。即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人们在说话时一般是先想后说,或者是边想边说。这里的“想”,就是组织内部言语,即思考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明确说话的意思和要点。想得好,是说得好的前提。这个过程可分为确定话题、产生“语点”、形成思路三个方面。确定话题,要灵活、恰当,有针对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对象和具体要求,定下说话的重点内容。“语点”是压缩了的内潜的言语信息,有一定的模糊性和跳跃性。产生“语点”就是确定与话题密切相关的压缩信息,组成比较明晰的语义体系,即想说的内容要领。内部语言的生成、组织编排能力是构成说话能力的第一要素。
⑵语言编码能力。人们说话的过程,就是把内部言语经过扩展进行编码的过程。也就是把“语点”按照语义加以扩展,同时编码为一定的词语句式表述出来。这个过程非常短暂,经过扩展的言语信息本身就包含着一连串有内在联系的词语句子。在边扩展、边编码、边说话的过程中,又受到言语环境、说话人的动机、话题的潜在内容、话题与其他事理的联系以及观察听者的反应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使话题不断展开,话语的内容不断丰富。使语言顺利进行编码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丰富的语汇储备作基础。这是言语编码的符号材料,是转化为外部语言(有声语言)的重要条件。如果说话人口语词汇、句式储备多,那么编码时选择词语的可能性就越大,话语就讲得准确、生动、流利。二是掌握正确组合语词次序的语法规则。这是言语编码的结构法则。按照语法规范来编码,人家才能听得懂,说话才不至于颠三倒四,让人不知所云。
⑶定向发码能力,将思维转化为有声语言。将体现思维的词句转换为有意义的声波发送出去,变成有声语言,对方才能接收信息,语言交际才能正常进行。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快速准确的造词,即在说话的一瞬间,要恰当地选择表现力强、能揭示事物本质特点的词语。第二是快速准确的造句,即要从大脑中储存的各种句式中熟练自如的选用最能达意的句式。第三是组句,将句与句紧密地联系到一起,系统地完整地表达要说的内容。把将要释放的语义信息借助言语符号组织成有一定逻辑联系的语流,力求有序和畅达,避免说出时颠三倒四或丢三落四。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和语言同时发挥作用,思维越敏捷,组码和编码越快,意义愈明确,思路愈清晰,说话能力就越强,客观效果就越好。同时,说话人只有正确运用语音、语调、语速、语量的变化来表情达意,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得体。要求说话者具备一定的驾驭语言技巧的能力,学会科学发声的方法,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流顺畅。还要求说话者具备一定的运用态势语的能力,通过适宜的眼神、姿势、动作和表情等,增强口语表达的效果。
⒎口语应对能力。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往往需要随机应变,根据对方的谈话内容或已经变化的场景,如场内气氛、秩序、听众情绪、注意力是否集中等,机敏地改变思维路线,调整说话内容与方式。要细心观看对方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如对方安静地听着,随着讲述内容的变化而情绪变化,是听得入神了;随意,嘻嘻哈哈,是觉得内容无价值;眉头微皱,烦躁不安,是听不懂或跟不上;作小动作或作别的活动,是不愿听下去等。能够准确地了解到这些情况,表达内容与方法的调整也就清楚了。
在应对能力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即口语交际中对意外出现的变故的处理能力。这种能力与人的心理、思维、学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较强应变能力的人,在口语交际中能临事不慌,处变不惊,沉着应付。出现意外变故的情况大致有两种:主观性变故和客观性变故。主观性变故指口语交际中表述者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表述失误,如单项口语表述中忘掉了词,说错了话,不能自圆其说。如果不及时调整,则出现张口结舌、令人难堪的场面。客观性的变故要给人的应变能力造成更大的挑战,是指不为表述者愿望而转换的突然性变故。这时如不随机应变,就会措手不及,陷入困境。如演讲、报告时,某个观点听众反应强烈,议论纷纷,或拂袖而去,或当场质问,如何说服听众使秩序正常将显示一个人的不同应变能力。如有一次周恩来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他首先介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及对外方针。不料有一位西方记者突然问道:“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总理立刻意识到,此问的目的一则讥笑我国贫穷,二则刁难一下,看看总理是否对此心中有数。周恩来风趣地回答:“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一时间,全场愕然,不解其意。然后他才细细解释:“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十种主辅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全场人员无不为周总理的回答拍案叫绝。这种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应变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个人在长期的口语交际实践中,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以广博的知识作基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作后盾,在出现变故时方能胸有成竹,思维敏捷,语言巧妙,应付自如。
口语交际在教科书中呈现的主要方式是提供一个话题,有的要靠课外的信息加工才能完成,例如“向当地环保部门谈谈你对家乡环保的几点建议”;
有的要和其他学科交融才能完成,例如“和你的朋友交流一次化学小实验的过程”;有的则需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才能完成,例如“对xx的访谈”。所有这些,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场景,是开放式、立体式而多元化的。口语交际教学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要坚持交际实践的原则,坚持课内外的沟通,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整合,要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得到口语交际的锻炼。
这种设计体现了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⑴情境性,“得体”就是适应情景。⑵互动性,交流、交涉、谈判、辩论等,都是有目的有对象的。⑶综合性。口语交际的实质是思想情感的交流,反映的是人的整体素质。口语交际教学必须根据这些特点来设计。
(一)听讲。包括听课、听报告、听发言、听新闻广播等,要听规范性的讲话并作出反馈。反馈包括吸收,思考,评价,应用等。听新闻广播,要求学生抓住新闻提要和导语,了解主要的人和事,或重要的理论观点。听课、听报告、听发言,要求学生能作记录,不遗漏主要内容,对重要问题或不懂的问题要着重记录,以备提问或研究。听讲话要能评价讲话内容,对讲话言词、姿态等能够进行评价。不仅要听“话”,还要结合讲话人的表情、手势、动作、情绪等听出话中之话、弦外之音。要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思考。可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快速听记的方法,如索引式速记法、符号式速记法、浓缩式速记法、首尾式速记法、提纲式速记法等。课堂教学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作为教学权威和“知识化身”的架子,与学生一起探究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二)诵读。包括朗读、朗诵、背诵等,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基础性训练。通过朗读,可以培养敏锐的语感,丰富口语材料,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学习说话的技能技巧。朗诵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口语训练,要求正确地运用停顿、重音、语调、语速,并辅以手势、眼神、体态动作和面部表情等,将朗读艺术化。背诵既可以积累大量语言材料,又可以强化记忆能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教给学生掌握一些背诵的方法,如理清思路背诵法、抓关键语句背诵法、意义背诵法等。典范性强的短文或短语,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教师的诵读应起示范作用,可以让学生倾听和模仿录音朗诵,还可让班上诵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模仿播音员,作示范性朗诵或背诵。如果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去读,教师不加以指导,教学目标是达不到的。
练习举例:鲁迅《一件小事》朗读例句指导。
⒈我觉得他满是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用昂上调,声音渐响,加快节奏,特别强调“仰视”,以表达震惊的感情。
⒉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用降抑调,声音减弱,放慢节奏,特别在“小”之前要有停顿,以表达羞愧的感情。
⒊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吗?我还能裁判车夫吗?我不能回答自己。——开头要用平抑调,三个设问句要用昂上调,“我不能回答自己”要用降抑调,以表达自省的心理活动。
⒋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现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语调降抑—昂上—降抑,语气弱—强—弱,以表达由思索到振奋再到深沉、坚定的思想感情变化。
(三)复述。复述是在理解吸收原文的基础上讲述或转述课文内容的训练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强化记忆,培养学生系统而连贯的说话能力。复述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完整准确,抓住中心,突出重点,层次清晰地讲述出来。不能违背原意,不能丢掉主要内容和改换主要情节。复述根据不同文体应有不同的要求,如议论文、说明文侧重提纲式复述,记叙文可片断复述等。复述同时是听话的训练。教师在指导学生复述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听复述,向听者提出要求,如复述的脉络是否清晰,详略是否得当,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畅达,语音是否清晰等。复述之后可以组织评议。复述可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三种形式。
⒈详细复述是一种接近原文的复述,要求把原作按顺序有条理地、清楚明白而全面地复述出来,不能丢掉主要内容,也不能改换原作结构,并能保留原作中优美精练的语句。
⒉简要复述就是对原作的基本内容作简要概括叙述。它要求抓住中心,突出内容的重点部分,删去那些次要的、解释性的或描述性的部分。但也不能一味求简,偏离原作的中心或改变原作意思。
⒊创造性复述是指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想象和创造而进行的一种复述。创造性复述的想象和创造必须在把握原作主题、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向的基础上,合乎情理地予以补充或生发,而不是信口开河,胡编乱造。这种复述可以对原作有较大改动,有时可以改变原作的人称或结构,或对内容作适当增删。
(四)答问。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答,可以训练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解答问题的能力,可以激活思维,启发创新。教师提问应在课前设计好问题,安排发问时机,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做到有疑处解疑。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质疑问难,提倡答问都有自己的个性。对学生答问的内容、表达技巧、仪态习惯等给予评价,保护和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如果是“采访”或“模拟采访”,应要求学生事前了解被采访者的情况,采访中提出的问题有分量,有兴味。答问水平的高低,与听问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答非所问”大多源于“听非所问”。听问要有耐心,要听完整,并在听问时进行快速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力求搞清对方所提问题的含义和实质。要注意对方发问的语气,有的在问题的语气中就包含着说话人对该问题的倾向性,有的却是“问”在此,而“意”在彼。要善于揣摩并做出判断。“听答”时大部分学生等着老师的结论而忽视同学的“不够权威”的回答,就是听老师的解答(评析、总结等),也是重结论而忽视评析过程。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何这样”、“真的如此么”,与脑中原有的认识作比较,在比较中提高自己。
(五)讲述故事和见闻。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说话训练方式。低年级可侧重于讲故事,中高年级可组织学生讲述见闻。讲故事是指把读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编的故事,用口头形式绘声绘色的讲出来。讲故事不是读故事,背故事。讲故事要求做到以下几点:⑴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必要的加工处理,使故事语言更加口语化,材料更加情节化。⑵有分寸的掌握语气、语调、语速,区别作者的叙述语言和故事人物的对话语言,突出故事中人物性格特征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使故事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使听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⑶根据故事内容可适当地摹拟风、雨、雷、电等声音,或辅以恰当的表情、动作,以帮助听众更形象地把握和理解故事内容。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讲见闻,都应力求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明晰,语言生动。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必须要求学生在讲述中使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话语通顺,思路清晰,主题显豁。并运用手势、体态语等增强效果。必须克服语无伦次,不知所云的弊病。
(六)专题演讲。在公开场合面对较多的听众,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发表见解、阐明道理、进行宣传鼓动的训练,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专题演讲具有临场性、表情性和鼓动性的特点,是根据事先考虑的题旨和临场反应所作的系统讲说。演讲前的准备工有:第一,明确演讲的中心。演讲内容要选择富有时代特点和听众关心的话题。第二,确定演讲的题目。题目要与内容一致,要能够吸引人、惊醒人。第三,选择演讲的材料。所选材料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有时代感,要典型、生动,适合特定的演讲氛围。第四,安排演讲的结构。开场白要抓人心,重点部分要调动语音因素突出它,结束语要耐人寻味。演讲中要掌握听众心理,分析听众思路,有不同见解或辩异趋同、或求同存异,使听众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障碍与干扰。要提高应变能力,以处理意外的变故。要注意服饰仪表,恰当地表达情感,借助修辞、动作形象、语气语调等方式和手段,增强演讲效果。听演讲要重视演讲者的“开场白”和结束语,观察演讲者调整情绪的手法和气度,留意演讲者的“陪衬语”和“本意语”,从比较中体会演讲要点,并从中学习讲话艺术和写作技巧。要听出演讲者的自我倾诉和诱导意向,理智地接受演讲内容,保持自我审视的独立意识。
提高演讲能力的最好形式是演讲比赛。教师组织讲演比赛要做到序列化、系统化,要注意让学生有适当的准备时间。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组内充分演讲,互相补充,修改,提建议,然后推举选手参加演讲比赛。但选手要适当轮换,使人人都有参加演讲比赛的机会,不能变成少数尖子的表演。演讲的内容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有感情体验的话题,不搞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高、精、尖”。让学生有话可讲,有理可论,有情可表。
(七)即席发言。在特定情景下事先没有准备的临场谈话,其特点是即境而发,随机而发,短小精悍。这种训练方式可以训练学生克服在众人面前畏惧说话的心理,培养机敏思考、灵活定向和流畅表达的能力。一要迅速构思,二要注意克服紧张心理。
要做到迅速构思,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确立中心。要从实际出发,为发言寻找一个切入点。最好举例说明问题,增强说服力。要有简洁精练的开头和结尾。开头最好干净利落,直接入题。可以借当时的场景、情景、会议的主旨等作为开场白。结尾则要强化发言的主要内容。
即席发言突出特点是“即席”二字,事先没有准备,容易造成紧张情绪。训练方式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由教师多收集整理一些发言题目,题目应符合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识水平,让学生有话可说。发言前采用抽签办法,拿到题目后给几分钟思考时间。让学生从有准备逐步过渡到无准备。也可让每位同学在小纸条上写一个谈话的题目,然后折起来。再让一位同学到讲台前随便抽一个,打开看看是什么题目,然后做即席发言。也可就同一个题目作不同的发言。一次可进行三五个人,让学生评议时有比较鉴别。通过发言和评议,让学生体味个中滋味,注意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在适宜的情境中就像被点燃的火花一样,要爆发出来。达到具体无准备而整体有准备的境界,就不会再有紧张情绪了。
(八)讨论或辩论。组织学生围绕看法不一致的主题进行讨论,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口语交际的论辩能力。这种方式信息交流迅速且量大,要求多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立体思维,要求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组织讨论要选择有价值、有吸引力的问题,力争使论题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要重视讨论过程中的指导和控制,当出现僵局时要注意点明分歧的实质和焦点,使之明朗化,引导讨论步步深入。当讨论偏离主题时,要调整方向,避开岔道,放过枝节,使讨论始终围绕着中心问题进行。讨论结束时,要及时总结和评点。
辩论是难度较大的一种讨论形式,正反双方要通过激烈的争辩来捍卫自己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明辨是非,提高认识。辩论是思想的竞赛,也是说理的竞赛。在辩论过程中需要迅速调集个人的知识储备,具有边听、边整理的能力,判断别人见解正误的能力,确立自己立论的能力,快速组织语言作出有针对性讲析的能力等。通过辩论可以锻炼学生注意力的指向性,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提高推理演绎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教师要从组织准备、辩论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并提供有关的学习资料。辩题不宜太难,最好是切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问题,能够引起辩论的热情。同时辩题要有明显分歧,能够形成对立面。如中学生应不应该穿着打扮?同学过生日送礼物好不好?班干部能不能向老师打“小报告”?学生应不应请家教?辩论前要指导学生弄清分歧的实质,研究辩论的策略。辩论中发言要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语音清晰响亮,要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确凿的事实、严密的推理加以阐述。同时要认真听取对方的发言,把握对方的论点和论据,弄清其论证方法,找出对自己有所启发性的见解,肯定正确的方面,抓住其中的纰漏和谬误,针锋相对地驳斥对方的观点,进一步确立自己的观点。无论是立论或驳斥,都要遵守辩论规则,讲究文明礼貌,不打断对方的话头,不以势压人,不无理取闹,不搞人身攻击。
(九)创设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无拘无束的进行交流。口语交际是日常生活的交际,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生活技能。教师应创设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生活积累,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如有位教师在上《打电话》一课时,设置了这样几个情节:①放学时,要下大雨了,我回不了家……②因为天气变化,学校临时通知明天的春游改期进行,可是我们的王老师开会去了……③爷爷生病了,一大早我们赶到了爷爷家,还没来得及请假……④下午排练节目去了,我不知道今天的作业是什么……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呢?教师让学生扮演角色“打电话”。教师再稍作引导:如果对方不在家呢?给家长和老师打电话与给同学打电话有什么不同?借助生活,引发话题,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小学会理解、分析、判断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逐步培养学生的陈述、说明、辩论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人生态度。如利用课件展示路人随地吐痰的情景,让学生与“吐痰者”对话,使“吐痰者”懂得吐痰与传播疾病的关系。内容要科学,态度要严肃,语言要亲切,交流要和谐。
在口语交际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怕“说”或不愿“说”。有的是因为胆小、害羞,约束了自己的情感表达和与他人的交往,更多的则是因为“无话可说”。古人云:慧于心而秀于口。为了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要引导学生多读中外名著,背诵优秀诗文,深记格言警句,阅读报刊上富有时代气息的健康作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扩大知识量,参加社会实践,丰富生活积累,厚积而薄发,在口语交际中就会视界敞亮、滔滔不绝了。
课程资源是教学实施的重要条件。要充分拓展课程内容,既要焕发课堂的生命力,又要感受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广开思路和言路。例如生态环境、文化景观、社会焦点、时事话题等,都是口语交际的教材。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观察,一起倾听,一起讲述,一起争论,擦出思想的火花。在这一系列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感受了发现的欣喜与和谐的欢快。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共同组成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模块教学理论。模块理论来源于工业生产。就是将具有同类功能的工具组合成模块,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如将具有各种切割功能的工具组成切割模块,使其能够切割厚的物体、薄的物体、大的物体、小的物体、热的物体、冷的物体,能够在物体表面切割、物体内部切割、在陆地上切割、海洋中切割、天空中切割、真空中切割,能够用于生活、生产、医疗、战争、科学实验等。将模块理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就是将一门学科中或各门学科中具有同类功能的知识点或能力项,组合成知识模块或能力模块,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结构组合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个模块。必修课程依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方面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要求按照五个模块实施教学。选修课程根据活动内容组成“系列1” 至“系列5”五个模块,每个系列又可设计若干模块,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由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课程的具体名称也由学校自定。这种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个性素质的整体提高。模块理论的核心是综合,综合本身是一种创造,又能引发更大的创造。模块理论是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钥匙。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图示如下:[4] 课程标准的这一重要变化,将引起语文教学的重大变革。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激烈,对综合性人才的发出了急切的呼唤。各国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设计、开发和实施综合性课程和综合性教学成为一种时尚。美国从资质教育论出发,在学校设置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课程、综合的人文研究课程等,学习方式以调查研究和问题研讨为主,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法国在1994年也进行了类似于“综合性学习”的改革,强调多学科综合和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日本1998-1999年两次颁布“学习指导纲要”,强调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重视社会参与与合作,培养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运用能力。我国传统教育的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适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了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⑴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⑵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⑶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⑷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一)整体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有三个层次:首先是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综合,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但强调的不是“教”而是“学”,是最基本的层次。较高层次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各个学科的综合。最高层次是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是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综合。综合性学习立足于学生个性的整体发展,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不是学科各方面知识、不同学科知识简单混合的结果,而是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语文综合性学习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彼此交融构成具有整体性的世界。在学习内容上要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在学习方法上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课程评价上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要使学生形成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性。语文教学的其他4个领域都称为“教学”,即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唯独这个领域称为“学习”,即综合性学习。从术语的选用上就显示了这个领域的自主性。综合性学习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改变教师代替学生活动、代替学生思维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超越教材、超越文本,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与创新。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让学生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安排学习内容,自己选择学习方式,自己选择指导教师。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独立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强调合作精神。
(三)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跨学科、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其他活动相沟通。学习目标不以获得知识为唯一目标,而以语文素养和人格力量的整体发展为目标。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不在语文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学习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经历,要求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学习,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社区活动及各种实践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性,面向每一个学生时时变化着的整个生活世界,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随着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出现,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也会不断的迸发出来。
语文新教材在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安排上有较大的空间。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都设计了若干个活动。如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第一题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收集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能够扩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天地,适用于各个层次,各个地区的学生。第二题让学生对广告、标语中的错别字、不规范的汉字、不规范运用成语的现象展开讨论。第三题让学生写成短文,落实到书面表达上。这样的设计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任选其一,也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稍做删减。既有选择的余地,又有创造的机会,真正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可操作空间,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二次创造,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义务教育分为四学段,分别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
第一学段。⑴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⑵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⑴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⑵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⑷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三学段。⑴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⑵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⑶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⑷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段。⑴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⑵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⑶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⑷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综合性学习目标具有以下特点:
(一)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的这种关系决定了教育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课程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屏障。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持续发展的渠道,与其生活的家庭、校园、社区交互作用,推进了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与体验。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谋求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终极追求。
(二)在综合性活动中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例如“到北京去旅行”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学生要围绕到北京去之前的准备工作展开学习:要知道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怎么样才能由自己的位置到北京,选哪一种交通工具,中间要经过哪些地区,跨过那些河流,所经过的地区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些涉及到地理知识;到北京后要游览哪些名胜古迹,这些名胜古迹有什么样的小故事,这些涉及到历史知识;北京有哪些有名的小吃,风俗习惯和自己家乡有什么不同,这些涉及到文化传统方面的知识;饮食如何保证安全,不生病,涉及到安全卫生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学习要介入许多其他学科知识,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交叉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就是实施成功教育。有的教育家认为,学生如果没有体验过成功而获得的喜悦心情,就不会在学习上有进步,也不会积极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的教育家提出,要创造“没有失败的教育”,不要让学生成为“失败者”,因为那会让他们产生否定自我的意识。我们必须为他们创造一些“特殊的成功情景”,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刺激他们努力学习的情趣。综合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人人都可以成功”的现代教学思想。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一个学习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独特感受,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评价的着眼点在于: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讨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活动会呈现异彩纷呈的局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闪光点。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一大亮点就是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由过去“一把尺子”的评价变为“多把尺子的评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个性的独特性,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和发展的方向。教师要用评价性的话语来赞扬学生,激励前进。如果遇到障碍,要指导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要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而不是失败的沮丧和痛苦。通过综合性学习,要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抬起头来走路”,“直起腰来做人”,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按照统一的目标和进度来要求所有的学生,也不能按照一样的评价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尤其对于后进生要特别关注,要为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哪怕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成功,一次小小的表扬,都会给他们带来无比的欢乐和兴奋。如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在“探索月球奥秘”这一课题下,分五个子课题:⑴月球奥秘知多少;⑵观察月球运行,参观天文台;⑶丰富多彩的月球文化;⑷我是月球小专家;⑸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第一个小课题是要求学生收集资料,汇报成果的,适用于全体学生,对于后进生尤其适用;第二个小课题适用于观察力、想象力好的学生;第三个小课题适用于有条件、而又有耐心的学生;第四个小课题适用于知识面宽、口才优秀的学生;第五个小课题适用于写作基础扎实、文笔功底好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安排学习进程,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要给予及时的表扬,遇到的障碍也要给予及时的帮助。教师要把起点放在学生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的水平上,才能使他们产生追求成功的欲望,积极探求的兴趣,一步一步的前进。
(四)强调过程和方法。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不仅表现在活动的结果上,更主要的是表现在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如大家熟知的德国数学家高斯上小学时解答“1+2+3+……100=?”的故事,其他同学用的都是依次逐一相加的方法,唯有高斯用“(1+100)×50”的方法。其结果都是相同的(5050),但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们的智力水平是相同的。这项科学发明是在反复的实验中得出的,对我们有许多启示。它告诉我们,无论是在生产实践或科学实验中,聪明程度不是最重要的,勤奋与否也不是最重要的,创造意识才是最重要的。
(五)教学评价的重点是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⑴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⑵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⑶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⑷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观点。⑸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6)学习成果的展示和交流。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及时发现差异。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
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探究性学习。为了实施探究性学习,还需要一些相应的方式和方法。
(一)与综合性学习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为基础开发和实施的。要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学生自主选择意识和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能力,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和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漫话风筝”这个主题就涉及到多学科的整合。风筝的起源涉及到历史,风筝的设计涉及到美术,风筝的制作涉及到工艺,风筝与人们的生活就涉及到民风民俗及现实社会。要从听说读写的综合、各学课的综合以及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搜集信息资料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教材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人教社新教材充分注意到综合性学习的安排。以七年纪语文上册为例,第一单元“这就是我”让学生展示个人风采。第
一题“自我介绍”的题目设置,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了解,也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特点的把握。第二题“推荐自 己”,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特长,激起学习兴趣。第三题“模拟面试”,更是综合能力的一种考察,可以锻炼学生各种表达能力。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让学生向生活学习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自然”,是和课文结合最紧密的一个综合性学习。第四单元“探索月球奥秘”,第五单元“我爱我
家”,第六单元“追寻人类起源”。这几单元的设计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来设计。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优势,组织综合性学习。
(三)充分利用和广泛开发教学资源。生活是重要的学习资源,自然风光、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经济政治,都可以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⑴从当地文化中选取资源。综合性学习具有本土性的特点,不同地区可以开展不同的研究,从而使学习活动具有区域特色。⑵从时事材料中选取资源。语文教材有一定的稳定性,有一定的更新周期,不会很及时地反映时代气息,许多的新知识,新观念,新信息都未能在教材中出现。教师要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提供给学生,扩展教学空间。如目前的“抗击非典问题”,“克隆问题”,“美军攻打伊拉克问题”,“国际反恐怖问题”,“石油价格上涨问题”等。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学生都对这些问题有强烈的求知愿望和浓厚的兴趣,而且有切感。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促使学生自主地运用多种方式查阅资料,获取信息,提高认识水平,扩展语文学习空间。⑶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源。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育要广泛联系社会生活,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而应通过多种方式使语文教学和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能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大语文教学观认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把语文学习与学生各种活动,培养能力与发展智力,读写训练与听说训练,学语文与学做人有机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训练。
(四)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心理学把兴趣定义为个体对某人或某事物的选择性注意的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凡是从事与自己兴趣一致的活动便感到轻松和愉快,凡是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便会感到劳累和厌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来提取教育资源,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由“苦学”变为“乐学”。如学习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姑娘的信》时,恰好是秋天叶落时节,对于热爱大自然的孩子来说,上学放学路上总是要捡几片漂亮的叶子细细把玩。教师对他们的兴趣要加以引导,让他们拣出自己最喜欢的叶子,向同学介绍叶子名称、颜色、采集的地点、自己为什么喜欢它等。实践表明,打破书本和课堂的局限性,把教学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要引导学生从校园、社区、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健康愉快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
(五)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别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是顺应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体现。特别是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要变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是唯一途径。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把目光放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身上,对其他学生漠不关心或关注很少。特别是忽视后进生的感受,漠视后进生的优点,迫使后进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学心理。教育家称这种现象为教育上的最大浪费。承认个别差异的客观性,承认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优异的发展,是现代科学教育思想的重要观点,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信心所在。传统教育片面追求一致性和统一性,泯灭学生的个性,消除学生的差异,使学生都以一种模式思考,一种模式生活,这是与现代科学教育思想背道而驰的,也意味着教学活动的不公平。事实上,任何创造性都是充满个性的,任何创造活动都是个性化的活动。教师要关注差异性,重视独特性,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力,培养其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一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成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对后进生要给于给与的关注,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学习和展现自己的机会,都能分享到探求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都具有创造意识、创造观念和创造能力。这方面成功的例子已经是不胜枚举。河南郑州的邓亚萍,从小打乒乓球就有特殊的球感,当时如果要求她各科学习都得到平衡发展,是很不现实的。她在乒乓球方面得到了优异发展,为祖国争得了多少荣誉!在运动生涯中深切体会到国际交流的重要性,退役后获得了外语方面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取得了多大成功!
在已经开展的综合性学习中,新出现的问题值得重视。特别是在后两个层次,即各学科的综合和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综合中,几个学科都同时搞相同或相近的题目,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或某种混乱。解决的办法可由学校统筹安排和统一组织,拟定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主题,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统一组织活动,一次活动多方受益。这种创新性的学习领域,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强调自主性。但是自主性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是成功的保证,指导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学习成效的大小与有无。综合性学习需要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要帮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获得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情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澄清问题,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综合性学习中应该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不放心,不敢放手,过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替学生选择课题, 替学生分组,替学生拟订方案等等,做了大多不属于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二是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彻底放手,基本不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放弃了自己的责任。教师指导学生的综合性学习需要有较高的素质。
(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首先,教师必须精通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只有资质深,才能较好地理解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内涵,才能在指导学生综合性学习中左右逢源。其次,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渴望教师能很好地引导,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给学生打开一扇扇大千世界的门窗,才会激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兼顾专与博,广与深。综合性学习强调生活即语文,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教师如果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的学生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了,兴趣广,求知欲强。时代的发展使他们可以通过大量的信息渠道了解五花八门的新鲜知识,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天文地理,什么问题都可能提出来,而且往往令教师汗颜。教师是“知识的化身”的形象正在动摇,必须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前进。
(二)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一个知识渊博而不懂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教师不是一个好老师,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现代社会不再需要一个只有某种专业知识的教书匠,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家式的教师。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用到学生身上,首先是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参与意识和探究精神。一个充满热情、善于引导学生的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会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带领学生实现预定目标。教师只有掌握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才能了解学生身心活动和发展的规律,教育活动才不至于陷入盲目的误区。教师要站在面向21世纪的高度来系统学习,要通过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来指导自己如何教会学生学习。教师本身的感性经验和实践知识,如果上升不到理论的高度,就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例如,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两门学科的知识,才能很好地理解综合性学习为什么这样划分各个阶段的目标,才能从本学校、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来组织教学,探讨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教学之路,避免盲目照搬他人经验。
(三)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必要的指导外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赤壁之战》时,先组织学生自学,了解课文大意,能够复述课文,发现问题;接着师生共同确定值得探究的问题,比如东吴一方以少胜多的原因是什么?历史上还有没有其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两军的分布图能画出来吗?如果东吴战败了,你认为局势会怎样?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教师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办法。一是阅读书籍报刊,二是利用各种手段查阅资料,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察看赤壁古战场。可以是自己独立研讨,一般要几个人合作研讨,要求一星期之内完成。课后有的同学去图书馆查资料,有的上网查资料,甚至有的同学上论坛请教别人帮忙解决难题,还有的把找到的资料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到有打印条件的同学那里打印。一周后,课堂上老师检查同学完成的情况,解决学生未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活动从策划到交流一般要2-3课时,整个学习过程要一周,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和适宜的场所。
(四)加强计划性。综合性学习的目标的最终指向不是获得某种基本知识,而是生动活泼的实施过程,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探究精神。每个学期开始时,教师要对该阶段的综合性学习有一个整体考虑,作出整体规划,以避免仓促上马、草草收兵。
综合性学习一般有三种形式:⑴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⑵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⑶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第一种形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得更为明确,引进了模块教学理论,将课程组合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大模块,又分别组成五个模块,便于进行组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怎样保证第二种和第三种形式是语文课程而不是别的课程,是一项重要的技巧。第二种形式主要体现了课程整合的理念,要把不同的课程按照语文的系列组织在一起,构成具有整体效应的课程结构,实现不同课程的共同价值和语文的独特价值。第三种形式主要体现了语文回归生活、回归社会的理念。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发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个性素质的整体提高。这几种形式都还在提倡阶段,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
(五)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如计算机、激光全息摄影、纤维光学等,早已进入了教学领域。21世纪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具备计算机操作技术,能利用计算机收集教学资源,制作和展示课件,不断丰富和改进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知识面宽,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挑战的人。在综合性学习中应注重现代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摆脱当地资源的限制,带领学生遨游在科学的殿堂里。比如在“探索月球奥秘”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把有关的月球知识做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尤其是月球运行时的阴晴圆缺的情况,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和形象的感染。
[思考与练习]
⒈从听话说话到口语交际变革的意义是什么?
⒉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⒊简论口语交际教学的方式方法
⒋论综合性学习的层次
⒌论综合性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⒍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有哪些特点?
⒎综合性学习的学习特点是什么?
⒏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⒐论综合性学习与教师素质。
[1] 《教育文摘报》1992年1月22日。
[2] 张志公:《掌握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见《文汇报》1992年6月12日。
[3] 《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编辑大意》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年版。
[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