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个人主体性因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从职业认同、职业发展动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自我效能感等方面,激发教师个人主体性因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落实“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培养“身心健康、充满自信、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合格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促进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
教师职业认同,指的是教师从内心深处接受教师职业,并能对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从而愿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教师只有认同自己的职业,才能对学生和教育充满热爱,才能激情满满地付出,才能长期坚守在立德树人的教师岗位上。教师只有认同自己的职业,愿意成为优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才有可能通过实践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学校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们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促进教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学校贯彻落实《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让教师们明白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自觉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组织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让教师们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河南师范大学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学校利用师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河南师范大学承担着多种学科、不同层次的“国培计划”培训项目,邀请到校授课的“国培”专家,既有国内业界著名专家,又有众多高校知名教授,还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优秀教研员、教师。学校与师大各学院保持密切联系,提前了解各种培训项目《课程表》,采取学校组织与教师自主参与相结合的办法,聆听专题讲座、观摩示范教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另外,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培训工作。定期邀请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专家到学校讲学、指导。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坚持开展“三课”评比活动,组织新入职教师开展“达标课”评比活动,组织中青年教师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组织经验丰富教师开展“示范观摩课”评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积极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评比、教学技能大赛活动,督促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制定“科研兴校”办学方针,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定期邀请专家到学校参加课题开题报告会、中期报告会。对学校教师研究课题进行理论指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激发教师职业发展动机
教师职业发展动机,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要素。一个教师能否实现从青年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飞跃,根本原因在于个人的内在动机和成就动机,即是否发自内心地追求卓越,是否愿意为成就卓越做出不懈的努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把部分专业发展成绩显著的教师作为榜样,激发不同类型教师职业发展动机。
学校领导班子四位成员,都是中师毕业参加工作的。他们虽然学历起点不高,但是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学历水平;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素养。担任领导职务之后,仍全部工作在教学一线,承担语文等学科教学任务。目前,他们全部取得本科学历、全部获得教育硕士学位、全部晋升为中小学高级教师、全部被聘为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兼职导师,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为全体教师做出榜样。
学校有五位专家型教师,都为中小学高级教师。他们主持的课题多次荣获省级优秀成果一等奖,执教的优质课多次获省、市级一等奖,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还有部分参编著做出版。学校定期安排专家型教师做专题讲座、示范课、谈成长道路,为优秀教师做出榜样,激励优秀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中的优秀教师深受学生、家长喜爱,同事认可,他们身上充满了正能量。学校采取“结对指导”的方式,让优秀教师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为青年教师做出榜样。学校开展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科研成果获奖教师经验分享等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三、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学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学人员,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学习过程,所以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在成长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具备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才会产生内在的专业发展动力,进而获取专业发展。”学校通过传承优秀师大文化、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创建和谐育人环境,提高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传承优秀师大文化,熏陶教师。河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23年,是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在河南省前三名。师大文化氛围浓厚,“学在师大”名不虚传!学校积极传承、运用优秀师大文化熏陶教师,教师们感到身处师大,学习就是常态,学习就是责任;身处师大不继续学习,不提高业务水平,感到心中有愧。学校现有42位教师,大都是中师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经过不断学习,学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39人具有本科学历,18人获得了硕士学位,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感染教师。学校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提高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首先,创建学校荣誉墙。在校门口教学楼山墙上,上面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下面展示近几年学校获得的36项省市区级荣誉,激励学校师生继续努力,再创佳绩。其次,建立毕业学子照片长廊。在教学楼楼梯两侧的墙壁上,悬挂着建校以来珍藏的历届毕业学子与教师合影照片,展示学校发展历程,增强学校的凝聚力。第三,丰富走廊围墙文化。教学楼走廊建成文化长廊,一至四层分别呈现“经典诗歌、传统节日、励志名言、古人六艺”主题;校园围墙上展示出《三字字》《弟子规》《论语》等国学内容,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突出“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主题。
创建和谐育人环境,激励教师。开学前,组织教师认真参加教材培训,督促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开学第一课,充分准备,精彩展示,用自己的教学技能获得学生尊敬。学期初,要求教师认真了解学生情况,准确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召开家长会时,精心准备,赢得家长信任。学校通过党支部、工会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教师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了解,营造良好的氛围、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协调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创建出和谐的育人环境,激发教师提高专业发展意识。
四、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自我效能感,指的是教师对教育价值、对自己做好教育工作与积极影响儿童发展的教育能力的自我判断、信念与感受。
教师自我效能感,无论对于教育工作、儿童发展还是教师自身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学校充分利用“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河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实践基地”“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河南师范大学本科生教育实习基地”等平台,增强教师自我效能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搭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平台。学校借助本科生教育实习基地,搭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平台。河师大本科学生到校实习前,要求有“带教”意向的老师制定出详细的培养方案,学校领导小组进行评议,最终确定承担本科生实习任务的教师。本科生实习期间,学校进行监督指导;本科生实习结束后,学校统一组织,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考核。本科生实习期间,“带教”教师上的每一节课都是示范课、观摩指导课,促使教师认真备课、精心准备;“带教”教师指导实习生管理学生、进行教学设计,促使教师认真梳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做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校通过积极承担本科生实习任务,促进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构建优秀教师走向卓越平台。学校借助河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实践基地,构建优秀教师走向卓越平台。学校安排优秀教师承担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等6个学院上百次“国培”任务,通过“专题讲座、观摩教学、送教下乡、教师工作坊”等形式,开展培训工作。培训组织到位,受到参训学员的高度评价。学校在承担“国培”任务中,督促优秀教师不断梳理、反思、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在专业发展道路上逐步走向卓越。
创建专家型教师高端发展平台。学校借助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创设专家型教师高端发展平台。学校五位专家型教师被聘为河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每年承担十多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指导、跟岗教育实践任务;承担小学教育专业、学科教学论(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部分教学任务。专家型教师在培养硕士研究生过程中,需要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其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
来源:
朱丹.好校长有思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